国内要闻 省内要闻 本地要闻 精彩点击 专题新闻 通知公告 猛犸象诗刊 日报数字报 晚报数字报 绥化晚报新媒体
经济新闻 综合新闻 视频新闻 市场监管 黑土副刊 日报头条号 小记者风采 日报公众号 晚报公众号 绥化直播
  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绥化新闻网  >  黑土副刊

充满正能量的时代之声

来源:绥化日报 2024-05-20 字体:

——读杨爱国的诗作有感

金恒宝
 

  任何体裁的文学作品,达到一定的境界都是诗。

  这两年,我时常能读到杨爱国的诗作,并有幸先睹为快。读他的诗心情愉快,有一种难得的精神享受。他的诗不是写出来的,是喷出来的,从胸膛里喷出,从血管里喷出,从情感里喷出。他的诗雅俗共赏,朗朗上口,韵味盎然,意境悠远,一下子就能叩开读者的心扉。

  这些年来,诗人满天飞,可读的诗却少之又少,我只好放弃读诗,放弃是最好的选择,尽管有遗珠之憾。杨爱国的诗却让我眼前一亮,心头一振,爱不释手,一读再读,回味绵长。他的诗不光数量多,而且质量精,每一首诗都脍炙人口,情动而词发,远离作伪作秀,抛弃艰深晦涩,摒除云山雾罩。他的诗是情感的喷发和艺术的升华,是真善美的统一,能让人读出情味韵味,人生感悟,生活哲理和对祖国山川大地的一往情深。周国平说:“诗是找回世界的第一瞥。诗解除了因熟视无睹而产生的惰性,使平凡的事物回复到它新奇的初生状态。”

  读杨爱国的诗,使我对诗有了重新的审视。当诗歌离大众渐行渐远的时候,有人问我诗到底有没有用?没有诗不也一样生活吗?有诗是五八没诗也是四十,还要诗做什么?这话看似有道理,若深入分析却无道理。因为只要我们有心灵,诗就是一种永远的需要,这或许是天意。每个人都有思想,诗言志;每个人都有感情,诗缘情。前些年就有人嚷嚷:文学死了,诗歌死了,实践告诉我们,只要有人类存在,文学就不会死,诗也永远活着。

  杨爱国在《我要把秋天写进诗行》一诗中,其中有一节是这样的:“我要把秋天写进诗行/写那一尘不染的碧蓝天空/写那五花山壮美迷人的风景/写那像美丽少女的眼睛一样/清澈见底的湖水/写那轻轻拂过便让人/神清气爽的微风。”这节奏跳荡而又深入浅出的诗句,人、物、景三位一体,扣人心弦,耐人寻味,把读者带进了别有洞天的境界。

  我和几位写诗的人探讨过,为什么诗歌越来越受冷落,究其原因,诗歌受冷落不是诗歌本身,而是假冒伪劣的所谓诗人泛滥了,把好端端的诗坛糟蹋得乌烟瘴气,谁还有心情去关注那些劳什子,那不是自讨苦吃吗?在价值观多元共存,文化快餐挤占主流,整个社会文化向着世俗化方向发展。不少写诗的人滑向了放弃人文市场,去迎合世俗生活的趣味,使得诗歌生存窘境日益凸显。诗歌具有的那种诗意的光辉,那种圣洁与崇高基本消失殆尽,不遗余力地制造概念。一些所谓诗人自我标榜,其作品没有韵律,没有节奏,没有内容,没有意境,丧失了诗歌必须具备的艺术美感和审美价值。还有一些所谓诗人似是而非地炫耀技巧,内容让人琢磨不透,不知所云,不忍卒读,躲在象牙塔里无病呻吟等。杨爱国的诗,在靡靡的诗坛里如一缕清风,徐徐拂来,让人爽爽朗朗。不是读者不喜欢诗,读者需要的是真诗好诗。

  我一向认可“诗有别才”这句老话。要写好诗歌,诗人的悟性很重要,没有悟性的人写不出优秀的诗歌,这是不争的事实。诗歌的悟性来自于诗人特有的一种对生活对事物的灵性,灵性是诗人的灵魂与生活碰撞出来的火花。

  诗言志。杨爱国的诗,是对时代的关注,是对家国和故乡的爱恋,是对生活的独特发现。他的诗没有一首是狭隘之情,平庸之情,甚至是消极之情,他的诗是充满正能量的时代之声。


编辑:韩敏

绥化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