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庆安县第三中学历史教师徐凤华
全媒体记者 宋一枫
“华姐,您教了这么多年学,也够辛苦了。来我们公司吧,给我做帮手,保障您不用再起早贪黑、劳心劳神的……”庆安县第三中学2004届学生薛丽,现任上海某国际公司老总,因工作需要,她对当年的恩师徐凤华发出了一次次邀请。盛情相邀的背后,流淌着厚重的师生情谊。
薛丽当年是班长,组织协调管理能力出众,徐凤华给予其充分信任,班级纪律、劳动、卫生、同学关系、各种活动的组织落实,薛丽都安排处理得井井有条。薛丽出色的统筹能力,为学业成绩提升提供了有效助力,当年高考以优异成绩考取了一所财经院校。大学毕业后,薛丽继续读研深造,多年后在上海组建了自己的公司,她感恩当年徐老师提携,邀请老师来公司参观,一次次向徐老师伸出橄榄枝。面对轻松高薪的岗位,徐凤华一次次婉拒,她要一直守望心中的桃李梦。
徐凤华,庆安县第三中学历史教师,1996年从哈尔滨师范大学毕业后,就走上了庆安三中的讲台。28年来,做了19年班主任工作,其中16年任高三把关教师,最多同时任5个班的历史课,而且是跨学年教学,工作强度可想而知。
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徐凤华以爱为法宝,对学生严而有爱,爱而不溺,赢得了家长的信任和学生的喜爱。
2004级学生于红利是个“问题生”,每天各种毛病不断,而且难以说教,同学们都有意疏远他。对此,徐凤华不抛弃,不放弃,一直在为改变于红利进行着积极努力。高二秋季,学校要举行篮球比赛,于红利想参赛却无人赞同,因此很郁闷。徐凤华发现后,主动找到于红利,帮他分析队员不接纳他的原因,并耐心做同学们的工作。最终如愿参赛的于红利,在赛场上大展身手,同学们的喝彩给了他不曾有过的成就感和荣誉感。赛后,于红利不知不觉发生了改变。徐凤华趁机放大他的“优点”,对他进行各种表扬鼓励。慢慢地,于红利开始步入学习正轨,最终考入了黑龙江大学。多年以后,他再见徐老师时感慨地说:班会上您说的“现在的你就是一张白纸,就看你如何落笔书写”,这句话我至今难忘!
徐凤华对学生的爱,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2010级学生张平一直和年迈的姥姥生活在郊区,生活拮据,中午自带饭盒,夏天易坏,冬天易凉。徐凤华发现后,为了让张平能吃上一口热乎的午餐,便以学校困难生补助的名义,每月悄悄从自己工资中拿出200元钱给张平,从高一下学期一直资助到高三毕业。在徐凤华的教育生涯中,类似关爱学生的事例不胜枚举。
2008年,高一下学期,从外校转来的小涛同学沉默寡言,英语成绩较差,想要放弃。徐凤华发现小涛特别喜欢苏杭,便经常和小涛聊苏杭,顺势聊到当地的高校和南方的发展,再聊到英语,直到小涛主动翻起英语书。徐凤华和英语老师结合小涛的实际,为他量身制定了两年学习计划,监督他背单词、做套题、听听力、看不带字幕的英语原生电影……小涛坚持的路程很辛苦,英语成绩也是反反复复,但徐凤华一直不断为小涛鼓劲。天道酬勤,小涛高考时英语打了92分,被浙江大学国际贸易专业录取。接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小涛激动地向老师报喜说:“老师,这通知书是您的!”
现在已走上教师工作岗位的2012级学生刘研,在与徐凤华交流的时候说:“老师,您的历史课总是讲的那么生动有趣,我现在还保存着高中的历史笔记……”徐凤华瞬间被融化,保留历史笔记,对学生而言是纪念,与老师而言却是认可!
徐凤华工作勤奋敬业,全校出名,早上经常不到6点就到校,有时门卫都忍不住问:徐老师,天天来这么早干嘛呀?用徐凤华自己的话说:无非就是穿过静静的走廊,来到班级,检查一下学生课桌,看看有没有与学习无关的物品;无非就是坐在静静的教室,反思一下昨天的工作,理顺一下今天的工作思路;无非就是6点20分校门开放,学生走进教室第一眼能看到她……
师道匠心强砝码,爱泽桃李献芳华。绥化市教育系统师德先进工作者、黑龙江省优秀教师、黑龙江省德育先进个人、黑龙江省师德先进个人。28年来,徐凤华用勤奋敬业和无私奉献,赢得了学生家长一致好评,同时也赢得了诸多荣誉。她说,上课是她的职业,上好课是她的事业;最不好站的地方是讲台,最站不够的地方也是讲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