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要闻 省内要闻 本地要闻 精彩点击 专题新闻 通知公告 猛犸象诗刊 日报数字报 晚报数字报 绥化晚报新媒体
经济新闻 综合新闻 视频新闻 市场监管 黑土副刊 日报头条号 小记者风采 日报公众号 晚报公众号 绥化直播
  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绥化新闻网  >  猛犸象诗刊

包临轩诗歌

来源:绥化晚报 2023-10-13 字体:

  包临轩,1984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哲学系。资深媒体人。著有诗集《包临轩诗选》《蓝钟花》《高纬度的雪》以及评论集《生命的质感》等。


       卡努
 

  1

  起初只是一丝气韵,是小草的呼吸
  是水草的气息
  碰巧,遇到了蓝色的水

  蓝色并非总是一望无际
  在细微处
  那是透明水滴的集合

  当透明的气韵吹拂了透明的水滴
  涟漪泛起

  起初波澜不惊
  它们怎样壮大
  怎样从和风轻抚变成了台风的呼啸
  直至掀翻了海洋
  这个,你去问那最初的气息,最初的水滴

  2

  它的起势,并不很久
  气象台说
  那不需要太长的时日

  但呼吸的水草不这样看
  水滴也不这样看

  当气息与水相逢,分分秒秒
  像无法遏止的热恋
  注定成就一个无法预测的未来
  这中间,再不曾有过缝隙,隔阂
  不曾有过片刻耽搁
  水草与水滴合体
  诞生了一个大海的婴儿
  微微的颤动,啼哭
  慢慢变成了无拘无束的怒号和汹涌
  然后澎湃,推出第一个波浪
  波浪推出下一个波浪,波浪连起了波浪
  静止的海洋,现在它感觉到了胎动
  被催促了似的
  波涛扩展成拍击堤岸的怒潮,喧哗成洋面上的奔雷

  3

  并非热带水果,不是什么菠萝蜜
  是真切的风暴,是不折不扣的台风,是超强台风

  裹挟着莫名的怒气和洋流,裹挟着狂暴和浓云
  跃出低处,扑向陆地和岛屿,旷野和丘陵

  村庄,这洪水之中即刻倾覆的扁舟
  飘摇于一片汪洋,甚至听不到呼救的哭喊
  大树、楼房、汽车和行人
  被撕成纸片
  在无边无际的雨幕里,纷纷扬扬
  暴涨的河水,高昂起无数的头颅
  疯狂甩动,无数湿漉漉的鞭子

  告诉我,你的狂怒是何道理
  你从四面八方而来,围剿和平与平淡的岁月
  是为了摇撼,或者要警告什么呢?

  大地在饮泣,它似懂非懂
  那雷声,那闪电,那倾盆大雨
  究竟是什么信号?

  你看那遍地抖动的森林和枝条
  你看那坠落残破的花朵,黯淡了风景

  4

  好在,你并非一直狂飙突进
  那一天
  在一道高耸连绵的山脉面前,你突然平静下来
  你的平静让人屏住了呼吸
  没有谁看得出征兆
  你或许觉得,暴涨的洋面遮挡了太久的月光
  静谧的水下从无大浪,海底生物,一簇一簇
  轻轻摇曳和相互交谈
  从容不改,以另一种不受干扰的方式

  你手搭凉棚,停泊在远离出发地的一个远方
  就像旅途上遇到一家客栈,它灯火的温馨
  柔软了你的暴烈,你晦暗的心底
  透进来一丝淡黄色的光亮

  太久的气喘吁吁之后,你呼吸终于平稳
  从一场酣梦中醒来
  找到了最初的微微吐纳,心平气和
  仿佛躺卧在清早的大床上,窗明几净
  你发现上下天光,那蓝色中
  有一片静水般徐徐抖开的澄澈
  经受了洗礼的天空,即将伸出一朵滴水的玫瑰

  5

  被蹂躏的大地,在惊魂未定中
  慢慢尝试着恢复昔日的神情和动作
  大江大河
  从奔袭变成了缓行,像长者久违的踱步
  大堤上,沙袋开始撤走
  当人类直起腰身,长岸也贴着纬线舒展开无边的长度
  那黑色龙卷风的巨型长蛇,突然委顿在田埂的某处
  它是化作了怎样稀落的尘埃,消散在青纱帐里
  为你遥望地平线的热切目光,扫清了道路
  出浴的太阳,重新为海洋和江河
  戴上了一顶桂冠

  但是那些日子并未走远,突如其来的洪水
  和泥石流,会不会再来一次
  是谁让摇曳于树上的菠萝蜜
  成了对命运的一场扫荡
  是谁,让水草弱不禁风的呼吸
  演化为山呼海啸

  6

  从土地漫长的泥泞中跋涉而来
  我终于站在了高高的岸上,草木葳蕤
  繁茂得似乎未曾经历过生死
  我看见脚下的大洋,再度汇聚起往日的沉默

  我是不会踢翻它的,这难收的覆水

  这台风的始作俑者和熄灭者
  这包含着无尽的水草、微生物群
  这不断吐纳着能量的无涯活水
  这神秘莫测的本源,这气象万千的本体
  无时无刻不在积蓄着莫名力量
  它将随时随地喷薄

  必须一刻不停凝视着它,揣测着它
  立于不远处的白色气象台站、气象学家和我
  日夜无眠……

                                                                   2023 08 30
                                                            写于哈尔滨松花江畔


编辑:张桂娟

绥化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