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要闻 省内要闻 本地要闻 精彩点击 专题新闻 通知公告 猛犸象诗刊 日报数字报 晚报数字报 绥化晚报新媒体
经济新闻 综合新闻 视频新闻 市场监管 黑土副刊 日报头条号 小记者风采 日报公众号 晚报公众号 绥化直播
  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绥化新闻网  >  本地新闻  >  综合

小县城办出大文化

来源:绥化日报 2023-10-12 字体:

孙常凤

  明水县高度重视文化的原动力作用,坚持规划先行,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办法,立足于本地的文化底蕴,培育文化认同感和文化归属感,着力打造彰显地方特色的文化精品,走出一条发展特色文化产业新路。

诗词之乡,探索乡村文化振兴新路径

  明水县聚焦加快人文城市建设,着力打造“魅力明水”城市名片,在广泛而扎实的群众性诗词创作基础上,成功创建了“中华诗词之乡”,10家单位被评为“中华诗教先进单位”,带动发展国家和省级诗词协会会员77人,全县各类文学社团18个,诗词爱好者在各级刊物、网络等媒介上发表诗歌作品1100余首,参赛获奖作品80余首。通过实施诗词点缀工程,全县建成一批诗词文化墙、诗碑诗廊、诗亭诗壁,彰显了诗意宜居的“养生天堂”氛围,使人们在生活中感受到诗词的博大精深和无穷魅力,学诗、读诗、背诗、赏诗、写诗在明水大地蔚然成风。

惠民政策,打造乡村文化振兴新高地

  明水县高度重视文化事业发展,按照政府主导、文化惠民、城乡均衡、资源共享的原则,大力提高文化软实力,着力创建“文化农民、文化农家、文化农村”,投资1100多万元建起128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全县拥有48个休闲广场、99个农家书屋和76个农村健身场地,实现了综合文化站、农村文化大院、农家书屋全覆盖。伴随季节和群众需求的变化准时端上百姓的文化餐桌,将优秀节目演起来、文化场地用起来、文艺人才动起来、全县百姓乐起来、核心价值观活起来。

乡土人才,激活乡村文化振兴新动能

  明水县不断创新载体,把握内涵,增强文化的亲和力、渗透力和感染力,让文化滋润人们心田。成立了诗词、书画、篆刻、剪纸、红学研究等12个协会和学会。康平的篆刻,常殿泉的绘画,万秀萍的剪纸等代表了本地传统文化艺术特色。蒲公英农民文学社出版多部诗集、小说集和曲艺集。农民诗人、社长乔士杰创作的歌词《俺送子女去当兵》获国家金奖。为助力文化赋能乡村振兴,激活乡村发展的内在动力,每年举办农民文化节,节目选择上,力求把健康向上、丰富多彩、农民喜闻乐见的自创节目搬上舞台,从而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的精神力量。

特色产业,描绘乡村文化振兴新画卷

  明水县坚持文化引领、产业带动,农民主体、多方参与,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发展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通过成立专业合作社引领城乡广大妇女发展手工艺品,编织成的精美家居用品及手工艺品,通过政府推销远销欧美、东南亚、日本等国家和地区,草柳编织文化演绎了当地草柳编的厚重底蕴,开创了“柳制品+旅游”融合发展的新业态。吕兰双笤帚糜子种植合作社年均加工销售笤帚120万把,精致的笤帚产品销往国内的市场,形成了稳定的种植、加工、销售产业链条,2023年出口韩国釜山10万把。由明水县消防救援大队和国家一级美术师康平创意并发起的长119米的火字书法长卷,该作品由119位书法家采用不同字体、不同风格书写的119个“火”字作品“革命星火代代传承”成功申请“世界最长的火字书法长卷”世界纪录。

文旅融合,构建乡村文化振兴新引擎

  明水县深挖文化和旅游特色资源,加强文化与旅游的融合,为乡村振兴发展注入新动能。双利文旅小镇依托乡村人文景观和特色产业优势,以发展“乡村文化游”“生态观光游”“农耕体验游”为核心,推动“旅游+美丽乡村”“旅游+农业”“旅游+生态”“旅游+康养”等融合发展新模式;勤俭村以“农”为根基,以“文”为神韵,以“旅”为表达,打造“幸福满堂”农文旅品牌,系统全面地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西林湖旅游风景区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大鸨的重要繁殖地和迁徙栖息地,景区内草甸、湖泡、沼泽、人工林错落有致,是休闲度假的绝佳去处;明净寺景区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集禅宗文化、健身休闲、上善文化于一体,广场健身舞、公园一角激情演唱、各种才艺展示、休闲娱乐人群以及明净寺的晨钟暮鼓,展现了祥和、安宁和幸福,让景区成为了明水城市最具代表性的一张名片。


编辑:韩敏

绥化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