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要闻 省内要闻 本地要闻 精彩点击 专题新闻 通知公告 猛犸象诗刊 日报数字报 晚报数字报 绥化晚报新媒体
经济新闻 综合新闻 视频新闻 市场监管 黑土副刊 日报头条号 小记者风采 日报公众号 晚报公众号 绥化直播
  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绥化新闻网  >  黑土副刊

云水谣

来源:绥化日报 2023-01-11 字体:

元娟
 

  莫名想起“云水谣”这三个字。“云”和“水”是看过的一部电影《云水谣》里的主人公王碧云和陈秋水,没有悬念的爱情悲剧,究其名,得知“云水谣”原是双调词牌,举头望青云,云遥遥,低头观海潮,水涛涛。难怪,古今寓情于此,一开始就是相忘于江湖,空中云,地上水,时时相望,却难归一处。

  过往忙碌低头的日子,顾不上看头顶的云,再次读到萧红的《火烧云》是在女儿的课本里,我几乎忘记了这么美的一篇写云的文章,一晃半生,“初听不识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

  还是和女儿远足的那次,爬山,微雨。因赶不上女儿的步伐,半途坐下休息,一转身看到了让人惊艳的云,她不动声色地盘旋在我脚下的半山腰,缓慢地贴地匍匐前行,不断变换着形态,清冽地从我脸上滑过,从我脚下飘过,伸手却感受不到她,有那么一瞬,时间静止在云不动声色的慢里,我清晰地感到自己停下的意识,那是放空。那一刻,只想与云合一,任其飘游。

  这次的观云,顿悟:云之远近,有不同。远云形显,近云形遁,云到眼前只有水汽,所以太近成不了云。可是很多时候人们只关注眼前感官真切的湿意,看不到远处的诗意,慢慢也就彼此相忘。一如这水天之间的云水,再难相交。可是云水原本一体,当云飘落大地,像生命的轮回,何不是对回到本初的渴望。

  而往往,人只有倦了,才想到化雨相交海潮。

  其实,云水都曾是你,就像观云也是在识水。

  识水,水有颜色吗?水有颜色,云的颜色。山上的云是白色。山下的云是彩色。

  那次回来后,在22楼的居室的阳台,我开始观云,像很久之前的约定突然被我想起。在生活装着巧克力的盒子里,你永远不知道将得到什么。一个人的晨曦暮云里,霞光一览无余地展现在我眼前,让人情不自禁扬起嘴角,清晨的风抚摸着你的脸庞,生命的美好共生在霞光里。那一刻笃信,生命原本是绚烂的,自然的美原本就是一种静默的伟力。

  我曾对源于清代的《彩云追月》心生疑惑:晚间追月的云怎么会是彩色的?中国古典文学著作当中常有仙人驾彩云的描写,彩云追月想来应是人们心目中的月宫仙境,不足为奇,可屡次观云让我找到了现实中的答案。在一次次遥望中,果然发现,在不是很黑之夜,月东日西时可观彩云,而且气爽之夜可观彩月。试想,当古人由低头耕作开始抬头遥望星空,把酒话桑麻的夜晚,在小市民平凡的情趣里,彩云追月其实是对生活未来的美好期待。我继而也发现白天彩云更多,灯光和阳光的颜色经过折射表现于云,水神奇地分解了光幻化成霞,一次次的彩云,就这样仅此一次不会重复地出现在我的生命里,不再错过。《彩云追月》这首名曲后经任光与聂耳改编成著名的管弦乐,成了经典中的经典。

  观云识水的这段经历,让我终究明白,只有当一个人不仅知道自己要什么,而且清楚自己不要什么时,才能心意决然,相信缓慢、平和、细水长流的力量。既清楚现实中所处的位置,亦留有内心的坐标。不愤世嫉俗,不哗众取宠;不迎合讨巧,不滥不狂,一如月光洒满的湖面,一如晨风吹过的山岗。

  云的空灵有着岁月滤过的质感,既不是遥不可及,也不是伸手可握。观云中,那些不曾被粗粝的生活、喧嚣的世相耗损殆尽的温存意绪,慢慢释放着平和的力量。不必奢求世相的认同,成全自己,一如云朵。

  在远方,做一片云,自由自在潇洒前行的那种。


编辑:张桂娟

绥化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