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要闻 省内要闻 本地要闻 精彩点击 专题新闻 通知公告 猛犸象诗刊 日报数字报 晚报数字报 绥化晚报新媒体
经济新闻 综合新闻 视频新闻 市场监管 黑土副刊 日报头条号 小记者风采 日报公众号 晚报公众号 绥化直播
  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绥化新闻网  >  黑土副刊

松嫩平原有风景

来源:绥化新闻网 2022-12-20 字体:

吴宝三

  许多人往往以为,大平原上无风景。信焉?松嫩平原的肇东之行,让我找到了另一种答案,大美在北国,处处皆风景。

  我爱这一马平川的松嫩平原,不仅仅因为,它是中国北方的大粮仓,还因为,它有占地面积两万余亩的千鹤岛和绿梦湖湿地,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珠赫城遗址坐落此地。而我,更偏爱占地面积虽小,却令我无论如何也忘不了的肇岳山国家湿地公园。这块毗邻故乡的黑土地,美得朴素,美得自然。

  肇岳山,称之为山,只不过是一座小山包,高度仅有58米,怕是世界上最小的山丘了。然而,它却是从省城哈尔滨到齐齐哈尔的松嫩大平原上海拔最高的山峰。不似巍峨的高山,亦有骨骼肌肉,怀抱花草,守护种籽,山风阵阵,为鸟儿的快乐鸣唱伴奏。

  从熟稔又亲切的乡村土路进入景区,我为眼前的风景惊叹不己。不算辽阔的水面之上,银白色的水鸟飞起飞落,三三两两的野鸭子相互追逐,大片大片的芦苇和菖蒲比肩生长,金黄的稻谷似巨大的地毯,从脚下铺向天边。我们一行人,真好像当年的新四军,置身于江南水乡的沙家浜。这时,不知谁唱起了京剧《芦荡火种》中指导员郭建光的唱段:朝霞映在阳澄湖上,芦花放稻谷香,岸柳成行……。放眼望去,竟有军用飞机、坦克和大炮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静静地卧在山岗之上。同行的市文化局陈局长告诉我们,这里是拍摄抗战题材电影《冰美人》的外景地。电影讲述了一位名叫嘎丽娅的中俄混血少女,为解救100多名贫民及妇女儿童,在肇岳山要塞英勇献身的故事。我的脑海蓦然浮现出二战的画面,硝烟弥漫中,耳边传来人们耳熟能详的那首经典歌曲——《卡秋莎》。我自言自语道,如果把歌词中的梨花改为芦花,卡秋莎改为嗄丽娅,与此情此景再贴切不过了:正当芦花开遍了原野,河上飘着柔曼的轻纱;嘎丽娅站在那峻峭的岸上,歌声好像明媚的春光。而脚下这条通往上山的小路,不能不让人想起“一条小路曲曲弯弯细又长,一直通向迷雾的远方,我要沿着这条细长的小路,跟着我的爱人上战场……”。胸中波涛汹涌,泪水止不住涌出眼眶。肇岳山昭告世人,历史不能忘记,胜利属于人民。

  战地黄花分外香。时值初秋,漫山遍野的小黄花竞相开放,那么灿烂,一片连一片,比贵州罗平、江西婺源的油菜花开的还要耀眼夺目。淡紫色的山菊花,香气袭人,恋秋的波斯菊开得那么热烈,高举着怒放的花朵。

  此刻,身边的野花,眼前的芦苇荡,令我想起故乡,想起我的孩提时代。每年春天,父老乡亲就是挖这种开着小黄花的苣荬菜充饥,小伙伴们不知愁的滋味,采回一大把,插在水瓶子里,想是憧憬美好的明天。到了冬天,乡亲们用这芦苇,编织炕席,拿到集市上叫卖,自家舍不得铺用,正应了那两句民谣,“纺织娘,无衣裳,编凉席的睡光床”。父亲曾用这菖蒲草,编织草鞋,这草鞋伴我在冰天雪地中,度过零下40多度的严寒。

  我的思路被天上的鸽哨打断。面对这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我情不自禁采摘一捧山花,悄悄放在陈列的战车之上。一对彩色蝴蝶飞了过来,翩翩起舞,迟迟不愿离去,它们好像有什么话要说呢,一会儿飞近,一会儿飞远。不是吗,我们战胜了多少苦难,才生活在和平自由的天空下,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的警钟,犹在耳边回响。

  寒地黑土无雾霾,松嫩平原有风景。风景这边独好。这里宁静而详和,纯净的天空瓦蓝瓦蓝,成片的云朵雪白雪白,在这里,我确乎看到了“哈尔滨后花园”的影子。


编辑:刘申

绥化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