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领导是全过程人民民主根本保证
尹栋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强调:“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人民创造历史的高度,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出发,关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论述思想深邃、内涵丰富,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为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提供了科学指引。这一重要论述与党的初心使命、根本宗旨相联相通、一脉相承,充分彰显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质和优势,对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这一根本政治制度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鲜明特点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基于我国民主政治制度的不断完善和民主实践形式的不断发展而形成的理论概括,它的独特之处在于“全过程”,强调的是民主整体性和全过程性。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人民民主既注重程序正义,也注重实质正义,让人民真正有权。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大会上指出:“民主不是装饰品,不是用来做摆设的。”在我国,全过程民主不搞民主形式主义,不搞“民主秀”,不搞政治戏剧。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确保人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始终把国家的前途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我国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不断丰富完善,公共政策制度的及时性、系统性、针对性和有效性不断提高,人民民主焕发出勃勃生机。大到国家立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制定、财政预算编制与执行监督等重大事项,小到物业管理、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等社区事务,人民群众都能切实参与其中,确保了人民利益。通过一系列法律和制度安排,全过程人民民主真正将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各个环节彼此贯通起来,切实解决人民关心的问题,支持和确保人民当家作主,体现出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鲜明特点。
党的领导是实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根本政治保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在党的领导下形成发展和实现的。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人民民主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就为实现人民的民主权利不懈奋斗。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领导实行苏区的工农兵代表苏维埃、抗战时期的“三三制”参议会、解放战争及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对新中国民主政治道路进行了积极探索。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成功开辟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为实现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确立了正确方向。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至上,党制定一切路线方针政策都坚持充分发扬民主,注重调查研究,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路线,把人民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关键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核心是坚持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治国理政的实践中,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的发展,人民当家作主充分实现,才能成功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和人民愿望的全过程人民民主之路。
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必须紧紧抓住人民代表大会这一主要民主渠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必须紧紧抓住人民代表大会这一主要民主渠道,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作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是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主渠道。我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我国各级国家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必须充分发挥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主渠道作用。2021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对全国人大组织法和全国人大议事规则作出修改,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坚持全过程民主”写进法律,并对全国人大代表“充分发挥在全过程民主中的作用”提出要求,为更好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提供了更坚实的制度保障。
(作者单位: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体现
王建武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中国共产党最大的民生就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发展不是为发展而发展,改革也不是为改革而改革。发展和改革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强大动力,是社会和谐体制机制的构建和完善过程,改善民生,维护好、实现好和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有效的体制机制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和社会和谐的根本保证。民生的保障和改善,人民福祉的增进和提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本质特征体现。新中国各个阶段出台和推进的各项政策,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为重,注重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通过提高效率来促进发展,同时注重从解决关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入手,努力兼顾好各方面的利益,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公平。通过妥善处理好改革过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使广大人民群众能够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达到以制度建设促进社会和谐、改善人民生活的目标。
发展民生就必须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进方向
改善和发展民生需要稳定的社会环境,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来,领导中国人民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是始终根据中国的国情,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之路。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共产党按照一要建设、二要吃饭的方针,保障人民民生的基本需求。为了更好地改善民生,首先要有坚实的经济基础,所以中国共产党积极推进改革开放,大力发展经济,中国社会物质财富不断增加,经济发展水平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在民生发展上既没有照搬西方发达国家的高福利模式,搞超前民生,更没有重经济发展而轻视民生改善,搞滞后民生;而是民生发展与经济发展同步,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做现实条件下可以做到的事情,在发展中改善民生,让人民群众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享受到了改革开放带来的红利,老百姓有了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获得感、满足感、安全感、幸福感大幅提高。同时,中国共产党始终牢记中国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继续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鼓励人民群众通过辛勤劳动创造幸福生活。
民生发展必须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当前中国的民生发展还存在短板和不足,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群体之间的不平衡问题还比较突出,人民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方面依然面临一些难题。因此,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回应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对物质文化生活要求更高的现实;回应人民群众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的期待,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民生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的民生需求。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
统筹发展和安全发挥地区比较优势服务融入新发展格局
王刚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始终居安思危,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立足新发展阶段推动东北振兴发展,必须统筹好发展和安全,完善构建发展和安全高效循环与动态平衡的体制机制,促进形成新发展格局中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东北区域经济布局,加快主体功能特色区域服务融入新发展格局,弘扬伟大斗争精神推动东北振兴取得新突破。
统筹发展和安全是东北地区服务融入新发展格局的根本遵循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深刻分析“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面临的前所未有重大机遇和挑战,将统筹发展和安全,提升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新的关键发展阶段重大指导思想和必须遵循原则的重要高度,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这是基于将发展主题和安全环境作为一个矛盾对立统一体,指出两者间既有同一性也有斗争性。必须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把安全发展贯穿国家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实现发展规模、速度、质量、结构、效益、安全相统一。聚焦当前和今后这个我国各类矛盾和风险易发期,在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国内国际风险因素明显增多的严峻复杂形势下,东北地区必须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树立底线思维,全面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育新机、开新局,统筹做好高质量振兴发展和高水平保障国家安全两件大事。立足新发展阶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与安全发展,共同成为“十四五”时期东北地区聚焦发展着力点取得发展新突破的集中体现,是东北地区融入服务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指导思想和重大原则性要求,并从根本上决定着新时代东北振兴发展取得新突破的成效。
统筹发展和安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
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就推动东北振兴取得新突破明确提出,“从维护国家国防、粮食、生态、能源、产业安全的战略高度,加强政策统筹,实现重点突破。”客观来看,党的十九大以来东北振兴在突破“四个短板”领域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尤其是在维护国家国防、粮食、生态、能源、产业安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与中部尤其是东部地区相比,东北地区在经济增长速度、发展方式、经济结构、发展动力等方面向体现高质量发展特征要求的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入,还面临较大的困难和压力。面对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和日趋复杂的国际环境,以及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矛盾依然突出的问题,尤其是区域经济发展分化态势明显的东北地区发展相对滞后,在更高水平统筹好发展和安全是东北地区日益紧迫的发展任务。需要把安全发展贯穿维护经济安全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发挥东北地区比较优势,完善提升资源和要素禀赋结构,筑牢安全发展之基,在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进程中进一步增强粮食主产区、生态功能区、边境地区等特定功能区在保障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边疆安全等方面的战略功能。在高质量振兴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高效统筹中,实现保障生态安全及粮食、能源等涉及国计民生的战略供需平衡,发扬伟大斗争精神,推动东北振兴取得新突破,加快东北地区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进程。
聚焦突出问题和优势领域的强化改革和政策协同
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聚焦东北地区高质量振兴发展对保障国家“五大安全”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和优势领域关键环节,加快补短板强弱项锻长板。在经济安全体系中粮食安全居于战略基础地位,而保障粮食安全又需要以农业现代化作为重要支撑保证。东北地区作为主要粮食产区整体上已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但基础还不牢固,距离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还有短板弱项,比如农产品加工业还处于产业链中低端环节,农业基础设施保障尚存在不足,农民还不够富裕,现代农业经营主体相对薄弱且带动能力不强,土地耕地等农业资源保护利用仍然有较大空间,一体化发展程度尚需大力提升等,补短板强弱项锻长板改革发展任务依然艰巨。这些突出问题在“十四五”时期应得到有效破解,以农业领域动力变革、效率变革、质量变革全面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增强国家粮食安全高水平高标准保障能力。坚持系统观念提高安全综合保障能力。充分挖掘利用维护国家安全战略赋能带来的重大机遇,强化中央与地方改革的协同联动和政策集成供给,充分挖掘利用保障国家经济安全需要的制度创新和政策赋能红利。统筹协同提升东北地区生态安全与粮食安全、产业安全与粮食安全、产业安全与能源安全等局部安全领域间的相互支撑能力,提高东北地区一体化安全综合保障能力。
发挥地区比较优势培育融入国内大循环新动能
立足新发展阶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基点,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畅通国内大循环,为东北地区高质量振兴发展带来了新机遇。按照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逐步形成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生态功能区三大空间格局的战略指向要求,发挥东北地区资源禀赋结构高度契合三大功能区的有利条件,在“十四五”时期加快完善落实国家主体功能区战略。按照高质量发展主题要求,抓紧制定细化重点优势开发地区、生态脆弱功能地区、能源资源地区差异化发展的指标体系、政策体系和绩效考评体系等,推进综合发展条件好的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等中心城市集聚发展,培育放大极化效应,增强保障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功能的农产品主产区、生态功能区高效安全发展能力,形成优势互补的高质量发展区域经济布局和主体功能约束有效的国土开发有序空间发展格局,为有效服务融入国内大循环培育积聚新动能。
(作者系黑龙江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黑龙江省社科院研究员)
链接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依托强大国内市场,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战略,优化供给结构、改善供给质量,提高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和竞争力,增强融入新发展格局能力。放大绿色有机食品、生态康养旅游等高品质产品和服务供给优势,提升“龙江生态”“龙江食品”“龙江制造”“龙江服务”的国内市场占有率。发挥龙江装备、龙江材料、龙江工艺、龙江工匠等优势,加强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促进上下游紧密衔接,把产业链供应链做大做强,主动融入全国产业链供应链,提高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开展龙江品牌创建活动,提升自主品牌运营力和影响力。
——《黑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新”在哪里
许一飞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开创了国家现代化新的实现形式,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必将在人类文明史上书写浓墨重彩的新篇章。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党的全面领导下的现代化新道路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开创者,更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坚强领导力量。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结束了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屈辱历史,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为中华民族开辟了迈向现代化的新道路。自从中国共产党建立了新中国,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才在中华大地确立起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自从中国共产党坚持走上改革开放之路,实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跃升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这是决定当代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一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中国的现代化大踏步赶上了世界。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入新时代,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明确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安排,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促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无数实践与事实证明,中国共产党不断把握历史大势与时代潮流,是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更加注重平衡充分发展的现代化新道路
从“四个现代化”,到党的十八大提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更加注重平衡充分发展的现代化。在新时代,在经济建设上,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在政治建设上,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依法治国,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在文化建设上,坚持将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学习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有益成果。在社会建设上,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社会领域制度和法治建设,完善各项社会政策,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和质量。如今,在建党百年之际,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继续向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第二个百年目标前进。在生态建设上,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美好家园。将山水林田湖看作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倡导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的生产生活方式,打造多元共生的生态系统,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代化新道路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秉持平等与尊重、开放与包容的原则,倡导超越文明和意识形态差异,促进不同文明对话交流,保护世界文明多样性,在人类智慧和知识财富的宝库中为所有文明都保留一席之地,推动不同文明实现和谐共生,各自文明实现创新发展。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致力于提升全球互联互通水平,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提升全球发展公平性、有效性和协同性。中国共产党关注人类前途命运,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中国共产党将继续同一切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及世界上一切进步力量,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中国人民坚持合作、不搞对抗,坚持开放、不搞封闭,坚持互利共赢、不搞零和博弈,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倡导要不断顺应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历史发展趋势,坚持多边主义,秉持求同存异,提倡相互尊重,推动互学互鉴,追求合作共赢,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美好世界,推动国际社会朝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方向前行,为人类不断发展进步凝聚强大的推动力量。
【作者单位: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省行政学院)】
链接
“我们的任务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当然我们建设的现代化必须是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实际的,我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特别强调了5点,就是我国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