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绥化9月8日讯(孙海飞)兰西县发挥区位优势,积极引导农民利用房前屋后的小园资源,直接承担“保城市供应、稳农副产品价格、促农民增收”的责任。虽然“空间狭小”,却做到了以小搏大,把增后劲作为稳增长的重要抓手。
平山镇党委在合兴村等17户农户家中的小菜园进行试点,种植稻花香水稻,目前39亩有机水稻试验田已经灌浆,沉甸甸的水稻穗低垂随风摇摆。旱地水稻是平山镇推广的重点,该镇引进四个新品种,通过示范种植来验证其可行性。为了鼓励农民发展庭院有机水稻种植,平山镇出资购买了打秧机、插秧机、收割机等必需的机械设备,帮助村民整理庭院、翻土整地、育苗插秧,还购买了3000盘水稻秧苗,免费提供给示范带动户种植,邀请农技人员统一对村民进行培训。收获的水稻由合作社包销,销路不愁有保障。小园种植有机水稻,每亩地至少产出1000斤大米,到了秋收时节,每户平均增收8000元。
兰西县距省会哈尔滨市67公里。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使兰西盯准城市菜篮子,采取“党总支+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发展屯院蔬菜经济。兰西镇跃进村从事蔬菜种植的农户有200户,占总户数的25%,面积约200亩,年可为市场提供小葱、小菜、黄瓜、茄子和辣椒等蔬菜40多万斤。6月中下旬小菜、黄瓜等部分蔬菜成熟采摘销售,7月中旬全部进入市场。通过多年的种植计划测算,目前一亩庭院的蔬菜,相当于十亩大田的收入,亩效益达5000多元。
各乡镇党委加强农村经纪人队伍建设,帮助选项目、筹资金、选示范户,全程助力项目实施。各乡镇结合当地特色及农户特长,集中农户生产同一产品,以“一村一品”模式进行推广,把庭院经济作为村民增收、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举措之一,激发农民致富的内生动力。在兰河乡赤松茸种植基地,经纪人李东辉带领老百姓利用自己的园子,先赊给种植户菌丝和自行研发的配方种植赤松茸的基料,等赤松茸上市卖了钱再结算,种植期间遇到问题,一个电话李东辉马上到现场给解决。卖不掉的,李东辉还回收,从种到销,都有保障。目前,李东辉已经带动身边400多户农民发展庭院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