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市场监管助力“都城地”更高质量发展
——访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王伟学
本报记者宋一枫
“全市解放思想推动高质量发展大讨论活动开展以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市委的决策部署,把大讨论活动作为激励干部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奋发有为的催化剂,作为解决过去想解决而解决不了的难题的一把金钥匙,作为统一思想、高站位的重大政治任务,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找立场、找观点、找方法,在市委四届五次全会中找路径,锛住振兴发展保底线这个目标深入推进,促进了市场监管各项工作有新起色、新成效。”
3月12日,就如何解放思想,进一步加强市场监管,有效助力市委“都城地”更高质量发展,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王伟学接受了记者专访。
王伟学说,我们紧紧把握转变观念闯新路这个核心要义,在破解监管难题上下功夫。过去,我市白酒小作坊因数量多、分布散、规模小、基础弱,安全风险突出,许可管理无标准,取缔又因无证生产历史时间长、法不责众等因素难以进行,和全省一样成为历史性监管难题。面对这种困境,我们采取疏堵结合的办法,把关口,找出口。在全省率先制定了白酒小作坊核准发证标准。指导积极性高的白酒小作坊改造升级,打造成全市白酒小作坊标准实体店,邀请申办小酒坊业主观摩,一看就懂、一学就会,达标就批证。目前全市白酒小作坊已获证78家,不仅提升了生产经营标准,降低了安全风险,每年还能创造产业价值5000万元以上,带动就业600余人。此项工作省新闻联播进行了专题报道,省局决定择期在绥化召开现场会,作为引领全省可复制的监管新模式。
针对我市执业药师数量不足、制约全市药品连锁经营问题,王伟学表示,我们采取“互联网+”模式,在药品连锁企业总部设立执业药师电子审方室,每名执业药师负责10家门店,为公众购药开展远程审方,大大提升了执业药师工作效能。全市现有的17家药品销售连锁企业711家连锁门店,全面开展处方药销售在线审核,不仅有效解决了此项难题,还每年为全市药品连锁企业减负800多万元。绥化经济是“活”的经济,是“放”的经济,只有改才有活路,只有闯才有出路。我们监管部门必须在依法行政守住安全底线的同时,更要敢于跳出井底,从小格局中解放出来,把市场监管和服务工作融入全市振兴发展大局之中,安全监管才更有质的保障。
我们要树牢在服务中实现安全监管的新理念,在推动振兴发展上解放思想。把解放思想的过程作为研究招法、创新监管路径的过程,通过提升专业服务能力,帮助企业解难事,避免企业的难点转化为安全的风险点。全市食品、药品等新落地项目,企业在达产前印刷包装、洽谈业务对产前获证需求强烈,但行政审批法规政策又明令禁止产前获证。为此,我们解放思想创新路,在办事流程上找出路,为落地项目提供两项服务。一是在项目设计阶段主动介入,上门提供许可法规专业服务,避免企业前期设计因行政许可法规信息掌握不全不灵,导致建设完成后存在不符合法定要求事项大改大动增成本、生产经营延期等问题;二是在企业达产前先发放与许可证有同等效力的许可证号,待审查达标后付证。既满足企业达产前印刷包装、洽谈业务等运营需要,又不和政策法规相悖。我局已为象屿绥化粮油等7户企业提供了前期许可服务。
作为担当负责、干事创业的监管队伍,我们要树牢让奋斗者出彩的用人新导向,在激励担当作为上解放思想。在市场监管局组建过程中,按照市委起跑就是冲刺、开战就是决战的要求,我局党组一班人解放思想,形成了在“干中稳”、在“出彩中用”的稳定人员思想、公正使用干部的共识,第一时间推出了干部工作绩效日常考评制度,层层落实责任,解决好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激励担当作为。全局上下初步形成了勤于学习、务实担当、争先创优、严格自律的精神风貌。近期,在企业开办时间上,分管领导亲自深入一线调研,协调相关部门,由省要求的上半年实现8天以内缩短到3天以内,做到全省时间最短。
王伟学表示,随着大讨论活动不断深入,我们深刻感到还存在较多问题。一是解放思想的主动力仍靠市委推动、局班子“关键少数”带动,还没有形成全员内生性解放思想的浓厚氛围;二是解放思想还呈点状形态,还没有形成解放思想机制体系;三是对解放思想过程、目标、要求等理解不深,还没有真正做到事事解放思想、时时解放思想。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市委要求,提高政治站位,深化解放思想认识,着力在服务振兴发展上拿出新举措,在“办事不求人”上闯出一条新路;拿出扶持民营企业发展新思路,支持民营企业蓬勃发展;深入解决食药、特种设备安全监管难题,为市委“都城地”建设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