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把深情印在贫困户心坎上
——记兰西县发改局驻村工作队长姜昊言
董立雪特约记者董云峰
姜昊言,1994年4月生人,中共党员,兰西县发展和改革局科员。2017年5月开始先后被派驻到兰西县远大镇丰收村、平山镇吉兴村担任驻村工作队队长。驻村以来,他全身心投入驻村帮扶工作,积极帮助贫困户研究探索脱贫路径,为村集体出谋划策,得到了干群一致好评。
建立工作方法,打开全新工作突破口
驻村工作对于姜昊言是新生事物,更是他面临的工作考验。到村以后,面对一个个全新面孔,如何打开工作的突破口,如何取得乡村干部和群众的认可,姜昊言苦苦思索。经过反复思考、深入研究,决定从创新工作方法入手,从一点一滴做起。定期例会,制定每周五例会时间,把这周的工作进行总结,查找工作中的不足,安排下周的工作。针对工作中发现的重点和难点,他及时和原单位领导进行沟通,寻求领导的帮助,接受领导的意见和建议;睡前学习,把每晚睡前定为工作队学习时间,主要学习扶贫相关政策及微信工作群里的工作经验和方法,通过交流体会和即兴问答,加深了对政策的理解,并且找出了适合自己的工作方法并加以运用;转变角色,针对基层工作的多样复杂,必须及时转变角色。当碰到群众之间发生矛盾时,要做好善于化解矛盾的“和事佬”,发现不懂政策的群众时,要做好宣传政策的“小喇叭”,群众与政府沟通困难时,要做好群众和政府的“连心桥”,群众脱贫没信心时,要做好谋划思路的“智多星”。
厘清思路定计划,全面改善村级发展环境
为了尽快掌握村风民情,姜昊言自己对自己施压,一方面自定调研工作“八必到”的工作方法,另一方面,他带领队员对全村农户进行挨家挨户走访,实地掌握群众的生产生活状况,同时让贫困群众熟悉工作队的工作职责,慢慢地掌握了村情,找出了村里贫困的根源,理清了扶贫工作思路。
姜昊言根据贫困村情,结合实际,调查研究,提出村级脱贫振兴规划。了解村里的产业结构和发展现状,拟定出贫困村长期发展规划,提交村两委讨论。驻村以来,根据丰收村实际情况,积极联系原单位发改局对上争取项目支持,实施了兰西县千亿斤粮食田间工程试点建设项目,为丰收村修路6公里、打井25眼、配齐喷灌设备12台(套)、发电机组25个、修涵8个;根据吉兴村的现状,积极联系原单位发改局,争取资金40万元,用于建设吉兴社区综合性服务用房。
深情帮扶,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驻村以后,姜昊言带领队员开展政策宣传,及时高效地把上级的普惠政策让群众看得见、听得懂,使精准扶贫工作深入人心。积极参与危房改造工程和自来水入户,及时跟踪进度,截至目前,改造危房30座,贫困户自来水全部接通;积极引导贫困户加入合作社,带动贫困户增收3124元;落实光伏扶贫,为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设置公益岗位,实现稳定增收1300元;介绍9户贫困户到近郊农场采摘秋葵,每户日增收120元;同时,为发现和解决贫困户实际需求,姜昊言和帮扶干部帮助全村贫困户,粉刷墙壁面积300平方米、铺设红砖道480平方米、修建篱笆墙285米;与村民一起利用壕边子、坝楞子等废弃土地,造地插柳400亩;同村两委共同组织拆除沿街废弃房屋11座,带动村民清扫街边垃圾推进环境整治,建设美丽新农村;去年7月中旬,吉兴村天降大雨,姜昊言带领工作队帮助撤离受灾群众7户,联系施工队挖排水沟近700多米,挽救田间经济作物2000余亩。驻村以来,姜昊言为贫困户解答医疗报销问题59件,上学问题19件,资金问题4件,就业问题8件。这一个个帮扶镜头、一幅幅帮扶画面,诠释的不仅是一名帮扶干部的职责,更彰显了新一代干部的为民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