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犹如一股东风,吹遍了庆安的山山水水,给广大干部群众调整农业结构指明了方向。跟着市场调,围着效益调,盯着政策调,发展生产中高端农产品、新奇特色产品,庆安农业发展正进入一个新天地。
大罗镇是全县最大的旱田种植镇,主要种植玉米和大豆。今年开春没卖粮的农民一算账,有的不但不挣钱反而赔了钱。镇领导和镇村干部进行分析后认为,大罗镇气候、土质适合种植元葱,去年只零零散散地种了15亩元葱,但亩产却高达6000多斤,每斤卖到1元钱,收入是玉长的6倍。镇村干部因势利导,今年全镇元葱种植面积一下子落实了4000亩。东旺村地处大泉眼水库下游,有发展水田的优势,却种惯了旱田,不愿意改水田。经过镇村干部细致耐心工作,已确定把5000亩旱田改为水田。
在平安镇民族村,供给侧改革走的是另一种路子。鸿基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整村流转农民土地15000亩发展有机水稻,信息一传出,订单纷至而来。第一单哈尔滨一家客户给了一亩地15000元的高价,上海、大庆等地的客户一亩地给到了20000元,截至目前,已订出50多亩。据测算,有机大米每斤能卖40元。
供给侧改革,庆安还有样本,样板就是“百招十万”。“百招”,是源于群众可借鉴、可复制的致富一百招,“十万”是指户年收入十万元,现在全县已落实各类致富典型307户。这是县委提出的富民工程,也是调整农业结构的现实选择。在久胜镇久旭村,养鸡户韩景芳夫妇家的鸡蛋不愁卖,每天1000多斤鸡蛋,4天凑够一车经销商来车拉走,定期结账给钱。畅销的秘诀就是养鸡走的是“高端路线”。她家养的“小九九”牌鸡是优质品种,纯绿色饲料喂养,不掺任何添加剂,鸡蛋是红皮的,个头比普通鸡蛋明显小了一圈,但价格却比普通鸡蛋高了差不多两倍。这说明鸡蛋市场不是绝对的过剩,过剩的是那些大路货,好品质的鸡蛋人们照样抢着买。韩景芳一家鸡舍里的“供给侧经济学”,不就是一次深刻的结构调整吗?
庆安的农业结构调整,现在看虽然时间不长,但已是山花烂漫,春光无限。
庆安县农业局长王合江介绍,农业的供给侧改革,为庆安农业的结构调整指明了方向。今年全县增水稻5万亩,减玉米30万亩,增大豆15万亩,杂粮、瓜菜达到21万亩,有机水稻增加到4.2万亩。养殖业重点发展笨猪、笨鸡、笨鹅、稻鸭等高品质、高效益品种,探索出一条庆安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现实路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