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希文,绥化市稻米香农业公司董事长,在北林区兴和朝鲜族乡经营2.2万亩稻田。
10月28日,记者走进稻米香公司生产加工基地。这里建有集中催芽车间,集中育苗基地和稻米加工区。加工车间引进两条大米精深加工生产线,日加工量300吨。“可追溯”设备正在安装中。
王希文告诉记者:“今年是整乡推进第一年,我要将这里加工的第一批大米,作为明年口粮免费供应每个社员100斤”。王希文原是一名教师,1992年“下海”,20多年商海摸爬滚打后,选择了现代大农业开发,目光紧盯在了兴和朝鲜族乡。
机遇总向着有心人招手。兴和朝鲜族乡2012年被北林区列为土地流转整乡推进的试点,乡里站在农区工业化高起点,将此项工作作为招商引资项目来抓,最终王希文被选中。
今年,王希文牵头组建北林区保田农业合作社,流转兴和朝鲜族乡2.2万亩水田,全乡13个村民组、1055户农民全部加入合作社生产经营体系,合同签至2027年。6月,成立了稻米香农业发展公司,并与周边乡镇5个农业种植合作社签订了水稻收购协议。
王希文定下发展目标:实现企业的规范发展、科学推进、方式创新、快速升级,逐步成为全区乃至全市发展现代农业的典范。
目标在于付诸行动。王希文把绿色食品技术、有机食品技术集成到基地建设中来,形成稳定长效生产机制。采取分片划区,按照绿色食品要求,实行品种、肥料、灭病、技术、加工、销售“六统一”。同时对绿色和有机食品生产实行“大监管”,做到“生产有记录、流向可追踪、信息可查询、质量可追溯”。今年,水稻产量可达1.3万吨。明年,基地绿色食品面积实现全覆盖,有机食品发展到3000亩。
王希文打造绿色稻米生产产业链,以优化大米加工、打造精米好米、开发名牌产品为主攻,整合集成生物技术、工程技术、信息技术、管理技术,促进水稻产业链各主体、各环节有机衔接、生产要素优化配置,推进农业生产精准化种植、可视化管理、智能化决策、电商化销售。公司现在正在建一处智能化农业管理和市场营销系统。系统建有一个数据展示中心、三个农业标准化管理、产品溯源管理、企业ERP办公管理系统和一个电子商务平台。通过综合利用互联网、大型超市、现代物流、各类展销会等平台,推介企业“稻米香”大米品牌,抢占市场制高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