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绥化新闻网 > 本地新闻 > 综合 正文
唐晓华,孤寡老人的“闺女”
http://suihua.dbw.cn   2016-05-11 07:28:08

  “大爷,最近气色不错,看我带来了您爱吃的小蛋糕。”

  “闺女,又让你破费了,我一个不能动弹的孤老头子还是吃上自己得意的好吃的,真是我的福啊。”

  4月13日下午,安达社会福利院特护班班长唐晓华和往常一样护理一位卧床的老人。

  今年40岁的唐晓华,2010年7月走进社会福利院工作,护理的都是智力障碍、肢体残疾、双目失明、长期卧床生活不能自理的孤寡老人,每天照顾他们的日常生活起居、喂饭饮水、擦屎倒尿、康复治疗,没有半点马虎,认认真真地去做。唐晓华的公婆和几位亲属都是福利院的老职工,受他们潜移默化的影响,她对护理工作的责任有了更深的理解,唐晓华常说:“我们做护理工作的,就是要尽儿女之孝。”身材瘦小的她,每次为卧床的老人翻身、洗澡等出体力的活儿,都累得一身汗,老人过意不去,她就说:“我不是您老的闺女吗?和自己孩子有什么客气的啊。”从不摔脸子、使性子,总是不厌其烦、一脸笑容地照顾他们。

  82岁的毛佩兰老人病危时,便了一床,老人的亲属来看后都捂着鼻子躲得远远的,唐晓华到后连手套和口罩都没戴,立即上前清理,老人的亲属感动地说:“福利院的护理员真是好样的,儿女们都不一定做到的事情她们都能做到。”

  73岁的许占明老人卧床多年,唐晓华按时给他翻身擦身、端屎接尿,看护老人服药输液,老人不仅没长一块褥疮,而且精神状态良好,如果一天见不到唐晓华,他念叨:“晓华这孩子咋还没来上班呢?我一会功夫看不到她心里就空落落的。”

  常言道“老小孩、小小孩”。一些老人常因鸡毛蒜皮的小事闹意见,唐晓华就像女儿开导父母一样,苦口婆心地劝解,像哄小孩一样循循善诱,看着双方和好如初,她舔一下干涸的嘴唇,心里感到甜甜的。

  唐晓华是一个细心的人,她有一个小本子,上面记着每一位她照顾的老人亲属的电话,有的老人想亲属了,她就会用自己的手机打个热线电话,让老人与亲属聊上几句,满足他们的心愿。每位老人的生日她都记在心里,老早就和其他护理员姐妹给老人准备生日宴,为他们唱生日歌,让老人们开心,还在家里为老人煮几个热乎乎的鸡蛋送到老人手上,有时还自己花钱为老人买生日蛋糕。

  “来福利院工作6年了,有4年的春节我是在福利院和老人一起过的,陪着他们吃年夜饭,吃饺子,我真的感到自己成了老人们的‘闺女’了。”唐晓华说。

  当问及社会上许多工作都比当护理员轻松、责任小、报酬高,为什么单单选择了做一名又苦又累的护理员呢?

  唐晓华很平静地说:“什么工作都得有人干,干上了,就放不下了,我愿意做他们的儿女。”

  2014年,唐晓华所在的特护班被省总工会授予“最美班组”称号,她本人也被评为“最美绥化人”,她的事迹在社会上广为传播,人们纷纷为她点赞。

 
作者: 李君一 廉红    来源: 东北网--绥化日报     编辑: 桑胜东
相关新闻
黑土摄影
电视新闻
电视新闻
电视晚新闻
数字新闻
参政议事
绥化专题外宣片
理论研讨
黑土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