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记者走进庆安县民乐镇民乐村高效农业示范区温室内。但见,最大的瓜苗已经封垄,青翠的瓜秧间点缀着嫩黄色的瓜花,一片片瓜叶,掩映着鹌鹑蛋大小的瓜扭儿。
王占全说:“再过一个多月就可以吃瓜啦。”
农民党员王占全,庆安县民乐镇民乐村瓜菜种植的“大拿”,种植瓜菜20多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今年,他跟6户村民组建蔬菜种植合作社,在村里的高效农业示范园区种植瓜菜。
民乐村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占地102亩,计划建设温室4栋,连体大棚2.37万平方米,去年秋天动工,到去年末建成温室1栋、1000平方米大棚7栋,王占全是首批入驻者之一。
除了全部施用有机粪肥,一棵秧用一两大豆做底肥,加上灌溉水分用量和用时的精准控制,王占全种出的香瓜甘甜爽口,“去年种两棚都没够卖,每斤最高卖到10元钱,最少每斤也卖了3元多,一棚瓜纯赚1万多。”
“园区大棚、温室的条件这么好,不种瓜白瞎了。”于是种瓜变成王占全和入驻园区村民的首要选择。
温暖湿润的温室内,被分成若干小方池,自东向西,一池比一池瓜苗小,最大的半尺有余,最小的才吐出两片芽瓣,王占全说,第一茬瓜苗正月十四进棚,此后每隔10天左右育一茬,这样就可以连续上市,持续卖一个多月,秋茬瓜也一样,从10月初上市,一直能卖到上冻。
记者随意走进一栋大棚,新定植的瓜苗,正在缓苗,上面覆着一层保温遮光膜,王占全说:“这是第二茬瓜苗,昨天刚进棚定植。”
跟王占全大棚里一片生机盎然相比,曹艳勇的大棚里略显冷清,但曹艳勇一点也不着急,“我直接用老王育好的大瓜苗,还他小瓜苗就行啦。”
王占全跟几个种瓜户达成协议,他先育出瓜苗给大家伙用,种晚茬瓜时,他们把瓜苗还回来就行,这样组成互助组,“就不用一个人经管五六茬瓜苗,可以腾出工夫整大棚了。”
6户瓜农一个组,有经验的王占全就成了“组长”。除了在育秧上分工合作,王占全这个“互助组长”还承担了技术指导。种瓜说道多,扣棚、下滴灌管、用肥等,每个环节都很有讲究,差一点不是长病,就是不甜。
“你这样帮大伙儿,图什么呢?”
记者原以为身为老党员的王占全会说出一套诸如讲奉献、讲服务等“高大上”的理由,谁料他居然揣着自己的“小九九”:“大伙都种瓜,都能种出好瓜,对我也有好处,我们这儿成了规模,拉瓜车就会直接进地,不用去市场卖就来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