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绥化新闻网 > 本地新闻 > 要闻 正文
海伦建立农民之家给增收“上保险”
http://suihua.dbw.cn   2016-04-27 17:15:42

  东北网绥化4月27日讯 去年12月,张福军以每斤0.68的价格售出手中的7万余斤玉米后不久,玉米价格持续下跌,一个月后每斤价格平均就降了0.06元。张福军说,售粮信息来自海伦农民之家。

  张福军,海伦市双录乡双安村村委会主任,他牵头组建的益生谷物种植合作社是海伦农民之家的“大本营”。

  去年10月,双录乡组织委员刘喜年跟黑龙江省农家人购销信息合作社联社建立联系,12月,依托益生谷物种植专业合作社创立海伦农民之家,成为省“农家人”的重要分支之一。按规定,加入农民之家农户可以享受到产前、产中、产后信息服务、科技成果田间转化、职业农民培训等方面的服务。

  省“农家人”的购销信息平台,成了合作社的销售指南,张福军发现平台发布显示玉米价格要下行,连忙联系销售,跟随张福军卖粮的,都“赚了”。

  按以往经验,农民有惜售心态,秋收大粮回仓后,总是习惯于先等等。农民之家的销售信息给农民正确的引导,让合作社的秋粮卖价卖了一个峰值。

  信息增收,成了吸引农民加入农民之家的由头,两个月后加入海伦农民之家的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地大户就有21个,辅射带动农户120户,土地面积约2万亩。

  双录乡在益生谷物种植合作社建立党支部,刘喜年是第一任党支部书记。刘喜年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双录乡9个村每个村都建立村农民之家,并辐射到扎音河、爱民等乡镇。

  3月24日,刘喜年组织农民与海伦几家肥业对接春耕所需要的化肥、种子农资,货比三家集中团购,初步统计团购500吨化肥,可省10万元。

  双安村农民赵云鹏是首批加入农民之家的社员,8公顷玉米,没等没靠多卖了8000多元,团购19公顷地所需化肥省了1100多元,卖高、买低,这两项就“挤出”了两公顷地的收入。

  双山村村委会主任王立和赵云鹏不一样,直接在“社员供求”平台挂出200吨水稻销售信息,当天就收到黑河、佳木斯等地求购电话,没出一个月,以1.62元每斤的价格售出。

  尝到甜头,农民之家的适时更新的信息,也成了社员们今年春播的指挥棒。今年,赵云鹏扩大面积,调换品种,种植玉米和大豆19公顷,并试种7.5亩绿色玉米准备借助农民之家网络营销平台“卖高端”,对于2016年的秋收,还没播种,赵云鹏就充满期待。

  海伦农民之家,也成了新型职业农民的成长之家,和农民培训基地,1月31日,省“农家人”联社的党支部书记、理事长周鑫雨和省里农业技术专家,专程来到村里传经送宝,受训农民160余人。截至目前,类似培训已经做了3次,受训农民300多人。一手托基地,让农民增加收入,一手托市场,让人民吃上放心米粮,海伦农民之家准备培育本地特色优质农产品,注册商标,打造品牌,走一条专而精的质量效益型发展之路。

 
作者: 马明超 安雅心    来源: 东北网--绥化日报     编辑: 刘聪
相关新闻
黑土摄影
电视新闻
电视新闻
电视晚新闻
数字新闻
参政议事
绥化专题外宣片
理论研讨
黑土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