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绥化4月27日讯 什么叫不忘初心?什么叫对党忠诚?海伦市84岁退休教师伊天才,以其惊世骇俗的壮举作出了最响亮的回答:40年间两次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70岁还在申请,72岁终于成为党的人;拼命植树60载,积蓄25万株百亩森林,竟两立遗嘱决定无偿献与国家,“绿色银行”成了“绿色党费”。
4月22日,记者几经辗转,来到海伦市福民乡永兴村伊家沟屯采访。谷雨时节,但见纵横交错的护田林农田卫士一般守护着待播的黑土地,一片森林已是郁郁葱葱。其中大量的云杉、樟松树龄超过半个世纪,足可作栋梁。漫步林间,闻阵阵松香、听布谷催春、见野草返青,好一幅春和景明图。眼前这一切,正是伊天才以汗水作墨,以大地为纸,向党和人民绘出的绿色画卷。
63岁的村民袁志才告诉记者:从20多岁到80多岁、从青丝到白发,伊天才植树造林60年,吃过的苦、遭过的罪能写一本书。因植树造林花的钱、流的汗、淌的血苍天可鉴。早些年苗期管理,伊天才太阳初升就下地除草护苗,晚上借着月光继续劳作,几次累得口吐鲜血。有一年雇车外出买树苗在泥泞中行驶,拉重载的车忽然转向栽进深水沟,伊天才差点淹死。流汗流血栽下树木90万株,成活25万株,成林百亩。据保守估计,仅经济价值就达到百万元之巨。
乡亲们说,伊天才不贪财,要想富早富得流油了。说的是30年前,一位大庆客商上门求购松树苗,700棵给4.2万元高价,这在当时,堪称一笔巨款。可伊天才硬是不卖,他要等树长高长粗献给国家。土坯房里生、土坯房里长、土坯房里度岁月,寒来暑往80载,80岁那年才搬到绥化租了楼房住。不仅不贪财,60年植树造林到底花掉自家多少钱已无法统计。女儿伊长玲告诉记者,早些年父亲工资基本搭在种树上了,有年春天家里好长时间没吃到青菜,母亲想买两根黄瓜,父亲说啥都不让,整个春季一家人靠酸菜、咸菜度日。父亲4年前搬家,孙子伊文方拿出1万元钱,替爷爷还清早些年植树雇工欠下的外债。伊天才拥林百亩,自家没用过一棵。可为建设美丽乡村、敬老院、学校他慷慨伐树成千上万棵,心甘情愿。
历尽苦难,初心不改;誓言如磐,对党忠诚。
因1953年3月5日天昏地暗、白日点灯、沙尘肆虐而立志保护大地母亲,为党和人民义务植树的伊天才,用神圣庄严的遗嘱兑现了对高天厚土的承诺:“园林无偿归还公有,不求名利。此林,我和妻、儿孙后代无权继承。”
72岁入党,现已84岁的伊老接受记者采访时,表情凝重地捧出这份几经他亲手撰写审定的捐树遗嘱。老人说,这是他奉献给党的“绿色党费”。凝神品读之际,记者的目光在遗嘱落款处聚焦:那里一颗鲜红的手指印分外夺目。
谁能说,那只是指印,就不是伊老为党尽忠为民造福的一颗澎湃的红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