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安县大罗镇东风村村民梁玉辉经营105亩土地,有一半是水田,另一半一直种大苞米,没有水田赚钱,也一直凑合着种了,今年,他不再凑合,下决心旱改水。
“不改不行啦,去年的苞米还没卖出去呢。”
4月18日,记者见到梁玉辉时,夫妻俩正开着拖拉机拉着大耙,平整新改的水稻田。梁玉辉介绍,再有四五天就能整完,不耽误月末泡田。
梁玉辉家的地距镇里较远,早就有改水田的想法,但本钱太大,不是他小家小户能承担得起的,玉米临储价下调,让跟他一样种玉米的农户坐不住了,响应镇里号召,动手改水田。梁玉辉说,一眼井能供100多亩地,他摊了8000元,加上通电费用,两项一共花了1万多,在承受范围内。
梁玉辉家105亩地,有90亩是承包地,一直到包到2027年。梁玉辉说,跟地邻比他是赚了。
今年春天,在东风村像梁玉辉家这样旱改水的有2000亩,大罗镇全镇旱改水5000亩。
大罗镇有耕地19.14万亩,其中水田4.5万亩,往年旱田多以玉米为主。种植结构调整,年年强调,但没有今年这样让农民有紧迫感,大罗镇顺势引导农民瞄准高效调春播。
县里招商企业金恒科技有限公司是万寿菊加工企业,这个镇把20多户农民的1000亩地变成了公司的基地,公司给出的条件是:每亩设立500元保证金,保证亩效益500元,到秋如收益不足500元,从保证金内扣补,如超出500元,则有多少给农民多少,另外每亩地还给农民提供300元春播启动资金。
东阳村周桂林拿到80亩万寿菊“任务”很开心:“种地不用四处张罗钱,到秋不用愁卖,省心!”
高油有机大豆,成为这个镇今年调结构的一个主角,全镇种植面积2.5万亩,元葱、小杂粮等充当配角,也纷纷抢上春播舞台,逐步挤压着传统大苞米的“戏份”。据介绍,截至4月中旬统计,这个镇玉米种植面积由12.3万亩,减至9.1万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