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想敢干,抢抓机遇,能吃苦、不放弃,是一个成功者必须具备的。”谈起创业心得,廉文成经验十足。
49岁的廉文成是海伦市双录乡双建村蓝狐农民专业合作理事长。他头脑灵活、思维敏捷,而且敢闯敢干,是双录乡创业致富的领头雁。
小学毕业后,廉文成不甘心一辈子在家守着几亩薄田过日子,毅然选择了外出务工。他把务工当成了学习的机会,通过虚心学习和悉心钻研,在短短几年时间里,掌握了大量养殖业方面的技术。
头脑充实了,心思也就活跃了。1999年,廉文成带着技术,回乡创业。
创业,资金是最大的困难。廉文成为了节约资金,利用自家的树地空场,自己动手打土坯砌墙,买低价的废弃瓦棚回来利用,很快就建成了80多个狐舍,他的养殖场终于可以简单地运行了。
廉文成首批购置了50只种狐,由于养殖蓝狐气味较大,为了不影响村民的正常生活,他的养殖场只能建在村外,连一条正经的道路都没有。春、秋、夏三季,一遇连雨天泥泞难行,连人都进不去。他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开始了创业生活。
一只只可爱的蓝狐经过廉文成的悉心饲养,当年就出栏销售。由于北方高寒,蓝狐皮毛的品质好,供不应求,利润很高,周边地区的商贩们和有养殖想法的农户都慕名到他的养狐场参观学习。他都不厌其烦地耐心介绍经验,成了远近闻名的养狐“达人”。
为了实现科技养殖,廉文成一方面忙着照顾蓝狐,在劳动实践中总结经验。另一方面购买了几十本《蓝狐养殖》、《蓝狐疫病防治》等相关书籍,每晚挑灯夜读,积极给自己“充电”。他还自费跑遍了省内多家养殖公司,虚心求教,获取“真经”。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廉文成发明了混合饲料配置技术,实现了蓝狐的绿色养殖、特色养殖,赢得了市场的广泛青睐。
不甘于现状的廉文成通过各种途径筹措资金,逐步扩大养殖规模,走上了规模经营的路子。通过十几年来的摸爬滚打,他的蓝狐养殖规模已经发展到占地1万平方米,种狐300余只,年出栏达600余只,年创经济效益50余万元,还解决了5位村民的就业问题。
廉文成通过发展养殖业已经有了优厚的经济收入,可他致富不忘家乡人,带动了越来越多的村民走上养殖蓝狐的致富路。本村和外村的养殖户来求他帮忙,他总是很热心地帮助他们,无偿提供技术咨询和养殖书籍。几年来,他到村民家中提供服务不计其数,当一些养殖户遇到资金等困难时,他都给予大力支持和帮助,带领更多村民共同致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