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3月26日的统计数据,绥棱粮油交易中心现货交易量实现46万吨,交易额9亿元。
依托绥棱泰禾粮油物流有限公司,携手天津粮油交易平台、中粮集团和招商局集团共同打造的大宗粮食电子交易平台粮达网,绥棱粮食现货交易实现首季开门红。
“互联网+”,在销粮难的大背景下,给绥棱经济带来一抹亮色。
互联网+粮食销售,是绥棱县“互联网+”战略组合拳中的一个大招。从2014年4月起,这个县积极试水“互联网+”,把触角探入网络经济“新蓝海”。
到去年末,阿里巴巴县城电商排名,绥棱在全国排803位,在全省排22位,在30多个全省电子商务示范县首批申报综合评比第一名。
随之而来,被“互联网+”加过的产业,发展正悄悄提速……
网络经济登陆绥棱
28岁的绥棱人柳迪一直在网上经营女包,小有名气,是绥棱县电商的“黄埔一期”。
绥棱县引资企业海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不但自己支起网店,还承诺:县内电商都可以赊销产品。
不论对创业者还是企业家,“互联网+”,无所不加,已经成为绥棱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业态。
试水网络经济“新蓝海”,绥棱县从一年前就开始了。
2014年4月,一个名为青年创业驿站的机构悄然出现在县政府大楼对面的一个门店里,到年末,5万元的投入,扶持起来10多个电商,还有100多个藏在家庭电脑里的小店。
一群青年人的探索,让绥棱县看到,“互联网+”的魅力。互联网经济在绥棱县次第登场,走入小村的发展大计。
3月初,上集镇诺敏河村村委会主任张新华就在县里订了1500只鸭雏。张新华说,这个村依托桃花水水稻种植合作社今年准备种750亩鸭稻米,“我们已经跟邮乐网签了协议,互联网+有机稻米生产。”
去年9月诺敏河村牵手中国邮政旗下的邮乐网线上销新米,曾创下月销5万斤销售记录。
牛刀小试,邮乐网打算在小村“深耕”, 2月26日上午,省邮政局电商下农村项目组组长徐慧峰带着省农大教授专程来到诺敏河村,尝试订购200吨有机鸭稻米,网络下单、智能追溯,从而让大城市的客户吃上“有来头”的放心米。
培养“电商军团”
在绥棱县经济开发区,电子商务负责人宋永新随机给记者拿出一沓快递单据,是绥棱县大有塑业的,这个以生产包装PET瓶的生产企业,一年前还挣扎在生死存亡的边缘,加入电商产业园后焕发生机,目前产品销售到山东、陕西、上海、四川等20多个省市自治区,记者看到,单据从去年9月7日至10月8日,一个月间发出100多单,销售额5万多元。
老板马秀丽说:“过去,我们是推销员上门推销,一天也跑不来几单生意。”
绥棱经济开发区主任李耀卿说,李秀艳是被动员进电商产业园的,来之前,电脑都不会使。
木制品、山特产品、农特产品、草柳编、黑陶……
“绥棱有很好的资源,我们就是要抓产业建市场,树品牌聚人才。”绥棱县委书记王安明确提出,要把电子商务产业园作为培育绥棱县市场体系的重要途径之一,快速启动。于是,去年5月7日,绥棱电子商务产业园正式成立。
为创业人员编辑本地特色产品目录;提供埠外电商销售产品信息指南;对入驻产业园区的电商商品提供认证服务;为电商企业提供法律保障服务;每周业务信息汇总分享;入驻电商每人每天食宿、交通补助费10元,为家在农村的电商提供30张床位公寓,免费提供光纤网络支持;引进店铺设计、产品包装公司,负责入驻电商的店面装修、产品美工;设工商银行自动存取款机一台;免费提供库房;成立互联网协会,开展企业货物与电商担保业务或代运营合作。
一系列鼓励和扶持政策,相继出台,创业不再受场地、道路、水电等诸多基建限制,闯市场不再受交通、地缘、通讯等条件制约,鼠标一点,手机一扫,远在深山也可享受一线城市的优势资源,越来越多企业和创业者被“+”进互联网,“电商军团”在绥棱地界产生。截至目前,绥棱已经注册电商300多家,实现交易额4000多万元。
线上“精耕”线下市场
2015年,小城绥棱的“互联网+”大事记中,有两件事不可不提——
一件是绥棱县作为天津粮油交易所唯一的官方合作伙伴,依托泰禾粮油物流有限公司,成立绥棱交易中心,去年5月5日正式上线挂牌,上线不到半年发展会员企业600多户,搭乘“信息高速”,绥棱县,乃至周边县(市)的粮食和农副产品,迅速流向交易中心,截至去年11末,交易量达12.5万吨,交易额实现3.75亿元。
尝到甜头,泰禾粮油把“互联网+”触角继续延伸,去年12月,携600多会员加入中粮集团和招商局集团共同打造的“互联网+农粮贸易”平台粮达网,连同天津粮油交易平台共同组建绥棱粮油交易中心,在辽宁锦州港和深圳蛇口港设立办事处,承揽粮食物流和现货贸易。
第二件,去年8月4日,随着响亮的金锣之声,绥棱县大森林食品有限公司黑木耳在长三角商品交易所挂牌上市,成为迄今为止我省第一家在长商所上市的黑木耳产品。一直以黑木耳营销商面孔活跃在众人面前的孙晓梅头衔上一下子多了“上市”的光环。孙晓梅说,这得益于她的电商经历。绥棱县地处半山区,有丰富的山产品资源,黑木耳闻名省内外,但在传统经济模式下,销售半径始终画不大,从2003年开始,孙晓梅开始在淘宝网店上销售木耳,让在北国深山里“蛰居”的黑木耳,长出翅膀,飞向全国,孙晓梅的大森林食品有限公司也随之迅速壮大,黑木耳产品在长商所上市以来,日均交易额超过4000万元。
“种强销弱”、“产大销小”,一直是困扰绥棱发展的难题,这个县相关干部自嘲:跟沿海、沿边地区相比,“我们已经输在起跑线上了。”
“互联网+”,抹平了劣势,弥合了不足,那些养在深山人未识的农牧资源,正在变成一波又一波“淘金者”必争的新目标。
而且订单“会说话”,看似散漫随机的订货、付货,汇聚到网上,大数据带来的,就是市场需求的精准方向。知道市场喜欢啥,市场还难做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