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绥化新闻网 > 本地新闻 > 综合 正文
那些在养老院里过除夕的老人们
http://suihua.dbw.cn   2016-02-03 15:55:24

  1月31日,离春节还有7天时间,北林区某养老服务中心的张大爷吃过晚饭,在走廊里散步,他的脸上挂着笑容。张大爷告诉记者,过几天,等女儿和女婿放了假,就要接他回家过年了。而据工作人员讲,张大爷讲的并不完全是实话。据他们了解,这几年的春节,都是到了大年初二,老人才会被女儿接回去住上一天,第二天就会被送回来。也就是说,张大爷这几年的除夕夜都是在养老院里度过的。

  而今年81岁的张老太太,在养老院过除夕已经是家常便饭。张老太太有一儿一女,女儿在甘肃工作,春节很少回来。儿子就在本市工作,但因工作太忙,无法照顾老人,张老太太就决定到养老院生活。刚开始的几年,儿子媳妇还会在除夕将老人接回家。但近几年,儿子一家人都要到外地过春节,张老太太就只好一个人在养老院里过除夕了。

  而刘大爷则是一位失独老人,他仅有的一个女儿前些年因病早逝。老两口身体不好,10年前就住进了养老服务中心。3年前,老伴因长期思念女儿郁郁而终,如今只剩下刘大爷一个人,养老院就是他唯一的家了。除夕夜虽然有不少老人陪伴,也有养老院工作人员的照顾,但他还是少不了对老伴和女儿的思念。

  在我市的各类养老院里,像上面3位老人的情况,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据记者的粗略统计,目前全市共有养老机构近200家,在养老院里安度晚年的老人约有15000人。而据记者在市区内走访的两家养老院负责人介绍,每年都有60%以上的老人在养老院里过除夕,也就是说,全市大约有近万名老人在养老院里过年。一家养老院的工作人员透露,尽管住在养老院里的大部分老人均有儿女在本市或附近的市县居住,但多数老人只是在春节之后回家住很短的几天,还有一些子女只是把老人接到外面吃一顿饭,然后再送回来。

  我国空巢老人的比重正在逐步增加,而缕缕见诸媒体的空巢老人去世无人知晓的悲剧也不断冲击着有着浓重“孝道”传统的国人的神经。而儿女工作忙碌,无暇精心照顾老人,在这种情况下,有很多老人选择住到集中养老的机构。但新的问题随之产生,就是每逢节假日,离开儿女很长时间的老人迫切希望与儿女团聚,但儿女们似乎已经“适应”了没有老人的日子,把老人当成了一种累赘和负担。

  在这种情况下,养老中心和老年公寓的工作人员在春节就担负起了陪护老人的责任。据市区内一家市属的老年公寓负责人介绍,每年除夕,他们那里的大部分工作人员都会放弃与家人团聚,他们就像一个大家庭的儿女,担负起了和老人过个团圆年的职责。他们陪不能回家的老人们吃年夜饭,包饺子,陪老年看电视,以解除他们节日里不能和儿女团聚而生出的遗憾和寂寞。但是他们知道,自己服务得再好,也不能完全替代他们的儿女,因为儿女是最应该陪在老人身边的人。

  曾在老年公寓工作过的江女士很感慨,她告诉记者,老人们来老年公寓居住甚至独自过年,原因很多,有的是因为生活习惯与儿女无法同步而产生矛盾,有的甚至是因为儿女太多,无法“公平”地处理赡养问题。江女士说:“我们虽然提倡老人到养老机构居住,但这并不意味着儿女就可以放弃自己的责任。”

  老人们还是宽宏大量的,几乎每一位接受采访的老人最后总要加上类似的话语:孩子工作忙,不能耽误他们。江女士说,老人的话中包含着太多的辛酸。她介绍,在公寓,谁的儿女来了,被看望的老人总是会四处宣扬,仿佛那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老人们是多么在意儿女们的关爱啊!

  每年春节前后,社会上总会掀起向空巢老人献爱心的活动,媒体也往往会围绕这个主题进行讨论,但专家指出,关心老人的冷暖,不应该集中在几个节假日,平时应该多下功夫,特别是当儿女的,更应该首先尽到责任。

 
作者: 李海军    来源: 东北网--绥化晚报     编辑: 桑胜东
相关新闻
黑土摄影
电视新闻
电视新闻
电视晚新闻
数字新闻
参政议事
绥化专题外宣片
理论研讨
黑土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