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绥化2月1日讯 1月15日,庆安县大罗镇东平村村民张春民申请了两年多的贷款,在民事代办员王立民的帮助下终于把贷款办到手,张春民乐呵呵地说:“没有王立民的帮办,我这笔贷款不知啥时时候才能办下来。”办理贷款一要土地使用证,二要结婚证。张春民是30年前结的婚,结婚证不知放到哪里去了,没有“证”人家不给办理贷款。是王立民从村开据证明后,又详细说明了情况,这才得到银行的认可,仅用两天时间就办好了贷款。像王立民这样的民事代办员大罗镇全镇有86个,已对56个自然屯实现了全覆盖。
大罗镇地处半山区,离县城30公里,而最远的屯离镇又有18公里。过去群众办件事,可能因为补一个证、盖一个章、签一个字而折腾好几次。后来镇党委书记沈玉波从东风村建立民事代办员的做法中得到了启示,这个村在每个自然屯都设立民事代办员,全程为群众代办养老保险金、新农合、合作医疗等事项,让百姓享受到小事不出屯、难事不出村。沈玉波认为村民对镇里部门不熟悉,村干部平时跟镇里部门接触多,有利于为群众随时随地办理事项,为此他提议,在全镇建立一支民事代办员,他们及时在东风村召开了现场会,推广了民事代办员的做法。
为强化民事代办员的服务功能,他们规范了服务内容,明确了工作职责,并且整合了镇办民事大厅的服务资源,重点建立了值班服务制度,从而使代办员落实了“三帮三代”:帮群众反映诉求,帮群众解决问题,帮群众办理实事;小事代办,难事代解,大事帮办。东明村尹家屯民事代办员张忠义发现有7户村民要发展大棚栽种木耳,但苦于没有资金,这件事情一直没有办成,张忠义经过多方协调,为每个农户解决一万元贷款,使木耳产业很快成为这个屯的主导产业。
代办制度推行以来,大罗镇政府以让群众满意作为基本出发点,村民找代办员办理坚持自愿,村民只需一次性告知所需要的资料,后面的程序全部由代办员来跑,直到办完,代办员不收取任何费用。东风村大罗子屯50岁村民王志红由于严重的风湿病,双腿弯曲不能走路,几乎瘫痪。去年她又患了乳腺癌,更是贫困难加。屯代办员李万帮她及时办了残疾证,又为她申请了1万元大病救治费。使王志红的疾病和生活都有了好转。
大罗镇还开展了“双先双争”创建活动,通过比服务、比业绩,坚持全程把代办工作纳入考核。镇里的考核办、考核督查室和专业考核部门负责日常考核、阶段性考核、半年考核和年终考核,推出千分考核制度,考核结果与待迁相挂钩。自民事代办制度实行以来,全镇已完成民事代办事项200余件,有10名代办员被评选为先进。东阳村烧锅屯五保户兰云孤身一人,已年过80岁,他十分渴望进民办老年公寓,但由于受指标限制,一直没有实现,屯代办员葛春学经过多方疏通协调,终于满足了老人的希望。类似这样的事,葛春学去年办了10多件。这个典型树立以后,极大地激发了代办员的办事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