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绥化新闻网 > 本地新闻 > 综合 正文
97户居民告别棚户区住上楼房
http://suihua.dbw.cn   2016-01-27 16:38:37

  大型机械对恒基福源西1、西2地块一处签订回迁协议的房屋进行拆扒。

  东北网绥化1月27日讯 对于原在恒基福源西1、西2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地块围合区域居住的居民史振生来说,2016年春节前最高兴的大事儿就是经营餐饮企业的他顺利实现异地安置,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楼房,他家原先那个没有下水、雨天漏雨的老房子从此没了踪影。1月26日,恒基福源西1、西2地块已经像史振生这样签署了异地安置协议的其他96户居民,也开始向破旧民居告别,其中50户居民已经拿到了安置房源钥匙。

  据了解,恒基福源西1、西2地块是2015至2016年度我市城区重要的棚户区改造地块,其征收范围为6.24万平方米,涉及动迁住户280户,这些居民将被异地安置在华德秀府和华德乐府,2015年10月征收工作启动至目前,这一地块已签订异地安置协议97份。

  恒基福源西1、西2地块房屋征收与补偿办公室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为解决我市棚户区居民住房难问题,使居民能够住有所居,在三年的棚户区改造奋战中,我市从经济发展水平、房地产市场状况、棚户区改造规划以及棚改区居民实际需要出发,在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方式上,实行“政府主导、居民自愿、公开透明”等基本原则,采取“政府主导、安置企业合作”的模式来进行新一轮的棚改工作。从目前取得的成效来看,可以说这些基本原则、这一探索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受到了动迁群众的欢迎,也得到了安置企业的支持。在推进市本级房屋征收工作中,绝大多数居民给予了积极配合,及时完成了补偿协议和异地安置协议的签订。安置企业也从人性化角度采取了相应举措,鼓励动迁群众早签约、早入住,这些行动使得我市城区动迁工作得以顺畅有序进行,整个房屋征收过程出现了和谐同乐景象。

  这位工作人员提醒少数尚未签订补偿安置协议或尚在犹豫,甚至抱有晚签协议通过拖延动迁贪占便宜心理的动迁居民,此次征收工作全部由市政府主导,是采取“一把尺子量到底”的方式来保障征收工作公开、公平、公正的,不可能出现“后签多给,先走吃亏”情况的发生,希望大家多了解一下新一轮棚改动迁工作的特点和政策,看清此次征收与以往征收工作本质上的不同,争取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相应的动迁安置手续,早日住上新居。如果在规定期限内未达成相应协议,房屋征收部门将提请市政府进行处理,在市政府限定的期限没有完成搬迁的,市政府将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作者: 梁博 张家兴 孙曙光    来源: 东北网--绥化晚报     编辑: 刘聪
相关新闻
黑土摄影
电视新闻
电视新闻
电视晚新闻
数字新闻
参政议事
绥化专题外宣片
理论研讨
黑土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