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第三届人大常委会2015年工作综述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300多个日子,履职的脚步匆匆。
这是一份恪尽职守的答卷,书写一份以民为本的情怀:听取审议各项工作报告12项,组织开展执法检查、执法调研7次,组织开展视察调研10次,依法选举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54人次……细细盘点2015年市人大常委会工作的点点滴滴,一件件建议的督办,一项项监督的开展,人们可以聆听到市人大常委会依法履职中铿锵的足音。
过去一年,市人大常委会紧紧依靠市委的坚强领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市委三届六次、七次全会精神,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圆满完成了市三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
尽职责 助推经济社会发展
一年来,市人大常委会认真及时、态度坚决地贯彻市委重大决策部署,自觉主动地围绕市委的中心工作履行职责、发挥作用。
在依法开展财政预决算审查监督、审查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报告、组织开展“十三五”规划编制和预算公开情况调研的基础上,紧紧围绕产业项目这个核心和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这个重点,有计划地听取审议了全市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的专项工作报告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情况的专题汇报,主动围绕民间借贷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持续开展了非公经济发展情况的跟踪监督。
在全面了解基层情况、准确把握市情的前提下,提出了涉及产业项目发展、农业综合配套改革和民间借贷等三个方面36项工作建议,为市委科学决策和政府推进相关工作,提供了基础服务和必要支持;市人大常委会机关还通过实行领导带头、任务分解、优先保障、目标考核等机制,有效推进了招商引资工作。牵头引进的绥大高速建设项目,将于2016年5月开工建设。
强动力 推进法治绥化建设
审议了“六五”普法情况的专项工作报告,对行政案件审判工作情况进行了跟踪监督,确保了相关法律法规的正确实施,推动了“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氛围的形成。具体工作中,坚持探索创新,注重监督实效。与省县乡人大联合开展了行政许可“一法一例”的执法检查工作,不但密切了上下级人大的工作联系和指导,而且整合了监督力量,营造了浓厚氛围,提升了工作质效。针对市政府建立完善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工作,对拟保留的128项行政审批事项的设定依据、办理流程、前置条件、收费标准等进行逐一审查,及时提出工作建议,促进了政府相关工作的开展。
围绕优化发展环境、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中小学教育教学、重大民生资金使用等市委重点强调、群众普遍关注的十个方面15个问题进行了首次专题询问,市政府11个相关部门的主要负责人进行了认真答询,专门听取了相关部门研究处理情况的报告,并进行了满意度测评,平均满意率达80%。
这一做法得到了省人大常委会的高度认可,并批转全省各市地学习借鉴。
顺民意
推动解决民生问题
紧紧抓住市委要求做、政府“两院”重点抓、人民群众期盼改的事项,突出重点,全力作为,务求实效。按照市委的要求,对小区物业管理工作,组织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人大代表开展了为期3个多月的专项考察视察调研活动,召开各类座谈会20余次,发放调查问卷6500份,受理电话来访300多人次,深入小区144个,走访群众近万名,提出工作建议4个方面20多项。
开展了市区棚户区改造、中小学规范管理、市区交通管理、供热价格调整情况的调研视察,听取审议了幼儿园建设管理情况的专项工作报告,对全市药品市场管理情况进行了跟踪问效,接待和处理人民群众来信来访385件次。
增活力
发挥人大代表作用
切实树牢服务代表的工作理念,积极主动为代表履职提供全方位、全过程的服务保障。针对代表履职需要,科学确定学习内容,全年培训代表660人次,培训面达90%。注重在实践中锻炼提升代表的履职能力,全年组织代表参加视察检查调研及各类评议活动310人次,邀请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67人次,代表对常委会工作的参与面达80%。
督促“一府两院”将重点建议办理责任单位、分管领导、答复时限等在媒体上公开,听取审议了承办部门关于市三届人大四次会议代表建议办理情况的报告,代表建议办结率达80%以上。
转作风
加强人大自身建设
以“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为契机,全面加强了常委会及机关的自身建设。
继续坚持党组和机关集中学习制度,切实加强对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央省委市委重大决策部署,市场经济理论和人大业务知识的学习,组成人员和机关干部的政治意识、规矩意识不断增强,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的能力不断提高。班子成员带头开展专题研讨,带头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带头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有效引领了机关作风的明显转变,精神状态、干事激情日益高涨,工作标准、工作质量稳步提升。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深入学习贯彻新修订的廉洁自律准则和党纪处分条例,全面加强干部队伍的教育管理监督,切实以严的纪律、实的举措营造了风清气正的工作环境,打造了干事创业的干部队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