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绥化市区民和西街的一处“爱心驿站“内,几位环卫工人正在取暖休息。
为了彰显人文情怀,让每个人都能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去年十二月初,本报在显著位置向全市发出倡议,号召全市临街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商店门店建立“爱心驿站”,为环卫工人、园林工人、交通警察等一线职工和过往市民提供热水、取暖阅读休息区等一些生活上的方便。在短短十天内,近百商家积极响应,加入到“爱心驿站”的队伍中来,目前有80多个“爱心驿站”相继设立。
“爱心驿站”顾名思义,是指爱心汇聚、传递的地方。随着冬季来临,气温迅速下降,大街上依然忙碌的环卫工人、交通警察,还有那些寒风中行走的老人、儿童等等,他们特别需要温暖……为了帮助这个人群,绥化市慈善总会、绥化报业集团、绥化市爱心传递志愿者服务队联合向绥化市区的爱心商家发出倡议,只要店面临街、有几个提供临时休息的座椅、有对外开放的卫生间、能够为有需要的人提供一杯热水,都可以加入到“爱心驿站”中来。经审核批准后,统一悬挂“爱心驿站”的标志牌,同时还通过报纸、网络等媒体宣传加入爱心驿站的商家店名、所处位置等,让“爱心驿站”得到充分的利用,让更多的爱心商家加入到其中。
寒冬里,元月17日腊八节,忙碌在市区福和西街的环卫工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爱心驿站”,这是建设银行为他们提供的歇脚点。
当天中午,记者在市区东风街看到,沿街的一家药店门口挂着“爱心驿站”的牌子,几位环卫工正在店里坐着休息,手里端着热乎乎的茶。该店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以前常有环卫工进来要热水喝,大家看到后都觉得环卫工很辛苦,于是商量决定在店里设置出一个专门的区域,作为“爱心驿站”,为他们提供一个能歇脚的休息地,同时备好暖身的热茶供环卫工饮用。到饭点时,环卫工还可以把饭带进来,坐在桌子前吃口热乎饭。“环卫工在寒冷的冬天为城市带来整洁的环境,作为市民,我们也应该为他们提供帮助。”该店工作人员说。
“爱心驿站”就像一座爱心桥梁,连接着彼此,将汇聚的爱心传递给了千家万户。截至目前,绥化建设银行、邮储银行、康达医药连锁店、北林联通公司、中国人寿、阳光保险等商家积极响应,至今,已有80多个商家成为“爱心驿站”的成员,后续还有50个商家通过了申请,将继续加入到这个奉献爱心的行列中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