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绥化新闻网 > 本地新闻 > 综合 正文
小饭桌:在宽容中帮它走上正轨
http://suihua.dbw.cn   2015-11-06 11:19:43

  现在,很多家长都很忙,再加上有些孩子的家离学校较远,因此,小学低年级学童的午饭就成了很多家长头疼的一个问题。于是,针对解决孩子们午饭问题的小饭桌,在很多小学周边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对于这种现象,社会上褒贬不一,那么,我们不妨听一听有关方面的声音。

  主办者:在优质服务的同时适当谋求利润

  在绥化市一曼小学附近,有好几家为孩子们服务的小饭桌,因为与记者相熟,开在不远处居民区里的一位小饭桌主办者向记者介绍了一些情况。她家的小饭桌为一曼小学的二十多个孩子提供午饭,这些孩子均离家较远,接送不便。这位主办者也不否认她最先是看准了这里的商机,她在抓住这个商机的同时谋求利润,但也始终在搞优质服务,她说这样才能“抓”住更多的孩子和家长。这家小饭桌每餐都为孩子提供六七样菜品,荤素搭配,营养丰富,餐具都有专用的消毒器械。每天中午放学,她都会派人到校门口专门接送,以保证孩子的交通安全。晚上放学时,如果部分家长不能及时接送孩子,只要打个电话,她还要代家长把孩子先接到家中等着家长。她的话很实在:家长和孩子为自己实现了就业,自己必须为孩子和家长负责,这样才是珍惜机会。

  孩子们:不是太可口,但比在家里吃得有意思

  对于小饭桌上的服务,孩子是个什么态度呢?记者为此采访了一些在小饭桌上吃午饭的孩子。常言说,众口难调,孩子们也一样,孩子们有说菜咸的,有说菜淡的,只有不到一半的孩子说菜很好吃,但几乎所有的孩子都说在小饭桌上吃饭比在家吃饭有意思。有位7岁的小女孩告诉记者,她平时在家吃午饭,妈妈一般要给她准备两三样爱吃的菜,但她每餐只吃一小碗米饭,还要妈妈哄着吃;而在小饭桌上和小朋友们一起吃,她能吃上两碗。小孩子聚堆儿吃饭有意思,这也是实话。而大多数孩子对小饭桌阿姨的服务比较满意。

  学生家长:解除了自己一个大大的后顾之忧

  小饭桌的主办者主观上虽然是为了盈利,但客观上确实为很多家长解除了一个大大的后顾之忧。在绥化市第四粮库工作的李先生告诉记者,自己和太太工作单位都在郊外,家在南城人民公园附近居住,孩子接送就成了一个大问题。尤其是中午,如果赶回城里,上班就会迟到。为此,李先生考察了孩子学校周围的小饭桌,发现这些小饭桌和大食堂不一样,由于学生不多,小饭桌业主大多能做到精益求精,菜品精致,干净卫生。而且价格也不高,每月百元左右。不仅如此,如果自己晚上有事,接不了孩子,打个电话,小饭桌会把孩子接到家中,孩子可一边写作业,一边安心地等着家长来接。于是,李先生把孩子送到了小饭桌,从此最大的一个后顾之忧解除了。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凡是把孩子送到小饭桌的家长,想法与李先生大体相同。

  有关专家:在宽容中帮它走上正轨

  小饭桌是处于“灰色”地带的一种“社会填充物”,它介于非法和合法之间。它的存在是一种事实,谁也不可否认。虽然“灰色”,但它对一些较为边缘的社会功能确实是一个必要和有益的补充,这也是事实。因此,对于小饭桌的存在,有关部门也乐得睁只眼闭只眼。小饭桌实质上属盈利性质,但却无执照、不纳税也没必要的卫生许可,这是让一些人诟病的原因之一。但很多社会问题专家却对小饭桌这种“社会填充物”持十分宽容的态度。这种宽容的原因主要是小饭桌这种“社会填充物”不仅基本没有太大的危害,它还是社会功能的一种良性的、有益的补充,一方面它解决了部分社会无业人员的就业问题,更主要的是它解除了很多家长的后顾之忧,为社会提供了便利。因此,一位专家说,良性“社会填充物”的出现,是一个社会走向丰富多彩和富于弹性的象征。而有关部门的责任是,一方面要对良性的诸如小饭桌这样的“社会填充物”给予积极的扶持,帮助他们办理必要证件,使其逐步走上正轨,逐步脱离“灰色地带”;对中性的“社会填充物”给予适度的宽容,而对于那些有害的“社会填充物”要毫不留情地予以剔除。

 
作者: 李海军    来源: 东北网--绥化晚报     编辑: 刘聪
相关新闻
黑土摄影
电视新闻
电视新闻
电视晚新闻
数字新闻
参政议事
绥化专题外宣片
理论研讨
黑土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