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水县明新街道办事处向荣村,村集体有积累,村民富裕。
向荣村被称作“城中村”,是源于明水开发建设滨泉新城,使村里177户村民入住这里的向阳农民新城,摇身一变成了市民。如今,60多户居民家中有了小轿车。
如何实现村民共同富裕,村党总支书记吕武生没少“忙活”。
吕武生,2011年当选村党总支书记,是个致富能人。他自家在明水工业开发区有个年饲养6万只鸡的养殖场,年经济效益可观。
“当上村书记后,他就把鸡场交给别人管理,自己专心研究如何带领村民共同致富。”明新街道办事处党委副书记孙树奎说,2011年,这个村农民人均收入只有4000多元,2014年,人均收入已经超过万元。
这个数字,缘何而来?
吕武生深知居住条件改善不是目标,依靠党组织的力量让农民真正富起来,才是最终目标。他本着“产城一体,同步发展”的原则,和党组织班子引领全部村民开创适合本村发展的二、三产业,统筹解决了土地流转、企业劳动力供给和农民就业等相关难题。
2013年,向荣村上楼居民与龙睿公司以每亩600元的价格进行土地流转,签约至2027年,土地流转资金一次性付清。
滨泉新城的建设,为向荣村的经济发展创造了空间。
在向荣村上楼居民的5组、6组原址,明水辟建了绿生源食品产业园,将中植集团弱碱水、华泉大豆蛋白系列产品深加工等8个项目落户园区。吕武生和他的班子成员多方联谊,广交客商,成功将丽霞豆制品公司引进园区。
吕武生算了一笔账,他说,绿生源食品产业园就地安置就业150人,人均增收3000元。2016年,丽霞豆制品公司还可向村集体上缴50万元。
2013年末,向荣村成立了劳务派遣公司,每年向全国各地输出劳务1200人次,人均收入3万元以上。
向荣村独特的地域优势,成为发展绿特色种植致富的必然选择。
吕武生抓住滨泉新城建设契机,先后整合农开、国土等部门资金2905万元,建设“绿庄园有机蔬菜基地”,建有日光温室140栋,大棚45栋,全部租赁给龙睿公司统一经营。公司辐射带动67户村民公司经营棚室和从事裸地蔬菜种植。
吕武生说,种植有机蔬菜产量低,人工贵,但能卖上好价钱,蔬菜价格比普通蔬菜价格高出三倍,每亩可纯增收3000元。另外,村集体棚室租赁这块年可收益50万元。
村东头有两处厂房,分别是投资600万元建设的向荣村广盛缘制香厂和投资128万元建设的向荣村畜禽养殖小区污染物处理厂。目前,两个厂子基础设施建设已经结束,正在进行设备安装。
香厂是吕武生从肇东“取经”“学来”的项目,达产后,年可为集体创收150多万元。吕武生说,香厂生产后用工百人,在家没事儿的50多岁的妇女都能干,月工资可达3000元。
“2016年,我们打算在向荣村南六路道北建观光旅游农业,通过采摘园,吸引本地和周边市民前来品尝绿特色食品。通过私人订制,采取自家种植和我们代管的模式,让大城市的人在明水有自家的菜园,吃上有机绿色蔬菜。”吕武生说。
一条条致富门路,预示着向荣村的致富前景,就像其村名字一样,欣欣向荣,越来越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