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绥化新闻网 > 本地新闻 > 综合 正文
乡村牛哞
http://suihua.dbw.cn   2015-11-02 17:21:41

  深秋的乡村清晨格外宁静,暖暖的一抹朝阳轻吻着农家小院,农民们一大早都在田野里收割玉米,三春没有一秋忙。

  在明水县通泉乡宏伟村十队,一大早便传出粗犷又熟悉的牛“哞…哞”的叫声,接着一边哞来一边和,宁静的小屯顿时一片牛的歌声。

  这就是远近闻名的养牛屯。

  顺着牛叫的声音,笔者和该乡信用联社主任马春江来到一户农民家,紧锁的铁大门里面是一大排整齐的牛舍,院内得有四五十头牛在悠闲地散步。

  正想探个究竟时,27岁的康东骑着摩托车从地里回来。看到马春江顿时满面春风。

  “马主任,快来看看我家的牛吧,现在我们全家可有奔头了,一心养牛,这真的感谢信用社的大力支持。”

  这个屯,前几年有的农民就开始养殖黄牛育肥,一头牛成本近万元,农民们也是小打小闹,没有规模经营。最多的贷款一笔也就5万元,资金的短缺,严重制约着黄牛养殖。农民有信心但缺少资金。

  2014年,马春江调到通泉乡任信用社主任,当时一心渴望贷款、渴望致富的康东等10多个农民多次上信用社找马春江说明实际情况。望着农民那望眼欲穿的眼神,同样是农民家庭孩子马春江是真真切切理解农民的心。通过数十次的进村调研、向上级社请示,去年8月马春江为康东等10多户农民每户贷款15万元。

  有了钱,农民们甩开膀子干。黄牛育肥养殖一年两茬,康东一年养殖两荐牛挣了10万元,去掉饲料等成本挣了8万多元。借贷下蛋成功了。今年7月还完贷款后,他和养殖户们又成功地进行了第二次贷款,康东贷了18万元,又购进一批牛。明年他打算继续扩大规模。

  联合养殖,抱团发展成为这个屯农民养殖的新亮点。在农民李云凤、尹艳军、徐永春、董立川家中,一头头大小的黄牛水灵灵地生长着,吃的是草,挤出的是钱。每到一户,农民们都是笑脸相逢,丰收与养殖的喜悦挂在他们的脸上。能让他们真正评说信用社的好,那就是朴实的脸上写满真诚,他们的确得到了实惠。

  康东介绍:养猪吃一口口的粮食,养牛才吃三分之一粮食,而且全国牛行走势越来越好,养殖育肥牛还是前景一片光明。

  我们已经放了24笔黄牛养殖贷款,共计250万元,以后我们还将大力度支持农民养殖育肥牛,让信用社真正成为农民发展经济的坚实后盾。

  离开小村时,身后传来“哞哞”的声音,仿佛一首致富的赞歌。

 
作者: 高伟    来源: 东北网--绥化日报     编辑: 桑胜东
相关新闻
黑土摄影
电视新闻
电视新闻
电视晚新闻
数字新闻
参政议事
绥化专题外宣片
理论研讨
黑土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