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落整齐划一,围墙古朴高雅,青青的杨柳在整洁宽敞的村路两旁随风摇曳,盛开的鲜花争奇斗艳,馥郁宜人。
温馨干净的农家小院里,老人们面带笑容在一起唠着家常,孩子们在宽敞的休闲广场里嬉戏玩耍,晚饭后人们伴随着嘹亮的唢呐扭起了大秧歌。
一幅幅生动、祥和、闲适的和谐画面,仅仅是兰西县“美丽乡村”建设的一个缩影。
兰西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运作,把“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作为促进全县经济快速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提升幸福指数的重要民生工程。如今,以围绕旅游产业、扶贫开发、主要交通枢纽、乡镇所在地为重点的美丽乡村建设热潮波开浪涌,一幅村净、路平、地绿、人美的美丽乡村新画卷正在兰西大地上缓缓展开。
走进红光新邨,28栋两层连体别墅群,令人仿佛置身都市。整洁的环境,让人神清气爽。夜幕降临后,村民们便开始了丰富的精神生活,或在小区里载歌载舞,或聚集在路灯下下棋、纳凉、聊天。每天都坚持锻炼身体的闫述云老人说:“现在村子变得越来越美了,生活一点儿也不比城里差。”
红光新邨已是兰西“美丽乡村”建设的典范。
近年来,这个县推进重点乡村建设,实行规划先行、典型带动的推进步骤,根据各乡村自然条件、经济基础等条件,确定了重点建设榆林、兰西、红光、康荣和长岗5个乡镇及15个示范村、21个达标村、21个基点村屯和撤并10个自然屯的建设目标。以点带面,穿点成线,点、线、面统筹衔接,加快提升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整体水平。
在重点乡镇建设上,这个县主要实施镇内主干道硬化,扩大供水覆盖范围,推进乡镇供水管网向村屯延伸,加强垃圾站点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等工程。借助坐落在哈黑路、绥肇路沿线,基础设施比较完备的优势,进一步完善了绿化、净化,使其提档升级。在达标村、示范村建设上,按照“六美”的要求,逐步强化农业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和精神文明建设。计划利用三年时间多元投入2.5亿元,完成硬化道路、硬化排水边沟、安装路灯,购置垃圾车、建设广场等基础设施及公益事业建设。截至目前,全县铺装供水管线13.5公里,硬化边沟17.2公里,开工建设乡村道路43.91公里,新建文化广场5处,增设垃圾箱67个,栽树11万余棵,新建庭院围栏1.1万延长米,安装路灯136盏。
走进兰西镇永久民俗村黄崖子屯,新扩建的村路平整宽阔,景观大道两侧的雕塑粉刷一新,刚刚修缮的乔家大院焕发着新的生机。在5000平方米的休闲广场建设现场,工人们加紧施工,民俗文化展览馆内展品布置一新。10月底,民俗村将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每一位游客的到来。
据兰西镇镇长李春国介绍,今年,这个县重点启动串点成线的第一条线建设,对永久村东黄崖子屯进行整屯改造,使硬化道路达到了屯屯通,村镇通的标准。
这个县根据原有的省级新农村建设试点、示范村、星级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乡村财力能力、公益事业配套等基础情况,初步确定了绥兰路—东黄崖子屯—头道沟子屯—荣家沟屯—后唐窑屯—哈黑路;河口砖厂—李花屯—赵忠杰屯—宋家沟屯—赵秀烧锅屯—吉福屯—哈黑路;哈黑路—李金堡屯—客家窝堡屯—张炮屯—陈家岗—兰肇路三条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线,做到点线结合,使兰西“美丽乡村”建设稳健前行。
来到与哈黑路穿境而过的义发村,村路宽敞平坦,蓝色栅栏整齐划一,硬化了边沟,新修了路肩。说起村里的变化,村民姜春打开了话匣子:“以前,村里草垛、粪堆随处可见,现在村里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路宽了,村美了!”
为了使“美丽乡村”建设达到标本兼治,这个县重点对哈黑、绥肇、安兰三条公路沿线、通乡通村公路两侧、乡镇所在地、重点村屯、城乡接合部等重点部位进行重点整治,集中清理道路两侧柴草、残土、粪堆、白色垃圾等生产生活垃圾,治理了柴草乱垛、粪土乱堆、垃圾乱倒、污水乱排、畜禽乱放等现象。同时在沿哈黑路、绥肇路、安兰路的21个屯设置了专职保洁队伍,使农村环境由“面子”到“里子”,由“外”而“内”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