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绥化新闻网 > 本地新闻 > 要闻 正文
“小菜园”牵动“大事业”
http://suihua.dbw.cn   2015-08-07 17:37:55

——我市发展蔬菜产业纪实

  “寒地黑土资源独特,绿色蔬菜长成钱串”。位于中国绿色蔬菜生产基地“北菜南运”核心区的我市,近年来把发展绿色蔬菜产业作为民生工程的头等大事,全力推进绿色有机蔬菜规模生产,使“小菜园”牵动了富民强市的“大事业”,蔬菜产业已成为我市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重要支柱产业。

  我市拥有耕地2874万亩,其中经国家认证的A级绿色食品种植面积1088万亩,这为绿色蔬菜规模生产预留了发展空间。目前,我市蔬菜生产总面积185.7万亩,年产蔬菜522万吨,外销量达274万吨,已建成蔬菜园区334个,拥有以叶菜类、瓜菜类、茄果类、菜豆类、葱蒜类、食用菌类为主的绿色特色蔬菜8个系列192个品种,建成500亩以上蔬菜基地160个,总面积133万亩。海伦的毛葱、黄菇娘生产基地,兰西的大葱、南瓜生产基地,安达的白菜、芹菜生产基地,北林的辣椒、西瓜生产基地,望奎的马铃薯生产基地、绥棱的食用菌生产基地等都形成了较大规模。

  我市依托蔬菜产业协会这一平台,不断发展壮大专业合作社队伍,促进蔬菜生产的组织化、规模化、标准化,并充分发挥合作社的载体作用,引导农民建立起蔬菜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443个,全部实现订单保质生产,为我市蔬菜产业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我市种植蔬菜历史悠久,传统的生产工艺、久远的生产经验和科学的生产技术、先进的管理经验叠加融合,让我市蔬菜品质具有回味悠长的特点。在生产中,为保证蔬菜质量,我市建立了从耕种到收获、从仓储到运输、从集市到居民餐桌的全程零污染、全程标准化、全程可追溯的三大安全体系,按照《绥化市A级绿色食品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组织生产,严格执行农业投入品、产地环境、例行监测、包装储运等监管制度,实现了蔬菜从播种到餐桌的全程质量监控。食用产品质量为先,安全第一。为确保绿色蔬菜的质量和安全,我市以蔬菜流通协会为依托,将蔬菜生产大户、专业合作社、流通经纪人等有机结合,推进蔬菜生产的组织化、规模化、标准化,实行有效监管,保证绿色蔬菜的安全生产。截至目前,全市蔬菜规模化、组织化生产面积已达114万亩,北林鑫诺瓜菜合作社、兰西康农种植专业合作社、安达庆丰蔬菜种植合作社、望奎顺达马铃薯专业合作社、绥棱半亩田大蒜种植专业合作社等数百个生产主体,全部实现订单保质生产,有效的监管构筑起我市蔬菜绿色健康的安全屏障。

  我市绿色蔬菜特有的产品品质和规模化生产成为我市蔬菜生产的资源优势,吸引来众多客商纷至沓来、投资兴业,连续两届的蔬菜产销对接会暨全国“北菜南运”发展战略研讨会,更是让我市绿色蔬菜声名远播。为了让绥化蔬菜走得更远,我市一大批蔬菜贮藏和加工龙头企业迅速崛起,这些企业从旺季蔬菜供大于求、淡季完全依靠外进的矛盾中寻到了商机,通过错峰冷藏和外销,让蔬菜延期上市,使蔬菜实现120%以上的增值。大量涌入的民间资本壮大了我市贮藏和加工企业的规模和力量,全市相继建起蔬菜冷冻库15座、冷藏库24座,冷冻能力8万吨、冷藏能力12万吨,一处冷藏库就是一个“大市场”,每年全市反季销售蔬菜已达85万吨。全市已有安达蔬菜集团、海伦野泰食品加工有限公司、望奎良源伟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十几家蔬菜加工龙头企业,年加工蔬菜118万吨。

  种的好还要卖的好,为外拓销售市场,我市积极整合产品优势,利用区位优势、品牌优势做大物流产业,开展品牌营销,不断外拓销售渠道和市场。“寒地黑土·绿色绥化”地域特色品牌通过我市的经营,已驰名全国,品牌价值已达100多亿元,在这一品牌的统领下,“蒲公英”牌有机茶、“寒敬香”牌珠葱系列产品、“黑土根”牌番红素系列产品、“新北香”牌速冻绿色食品等一个个优质蔬菜品牌正在中华大地绽放着田野的芳香。

  一种产品不能站在科技的前沿,必定难逃末落的命运,在“互联网+”的形势下,时刻不忘创新的绥化人自然会坚持新常态的新发展,努力实现营销创新,让“互联网+”为绥化蔬菜插上翅膀,实现由种的好向卖的好转变,再由卖的好拉动种的好。市经济开发区宝山镇有设施蔬菜1710亩、露地蔬菜18000亩,蔬菜基地严格按照绿色、有机标准进行生产,安装了监控设施和气象站等传感装置,对作物成长形象和生产环境变化进行全程记录,使田间管理实现了信息化,消费者可通过电脑或手机等设备,随时查看作物生长、管理情况,利用最先进的二维码技术,通过扫描二维码即可对产品进行溯源。青冈县双峰农业生产合作社建立了《青冈百事通》电子商务网站,成为全国唯一一家专业有手机APP进行线上线下交易的服务公司,解决了日用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物品双向流动问题。明水县建立了电子商务创业孵化园,启动了黑龙江省第一个农村淘宝项目,23个乡村服务点已开始运营;引导扶持大学生和社会青年在淘宝、京东、1号店开办网店280多家;在阿里巴巴特色中国频道、京东、1号店分别开设了明水级馆。

  如今,我市的绿色蔬菜产品正通过各种渠道实现着“北菜南运”,每年全市蔬菜产品有一半销往南方,打进全国18个省区143座城市,走上市民们的餐桌,一些蔬菜产品还走出省门、国门,远销东南亚、韩国、俄罗斯、香港、台湾等地。产自寒地黑土的绥化绿色蔬菜正“一路风景独好”,为绥化诠释着生机盎然的绿色!

 
作者: 孙曙光    来源: 东北网--绥化晚报     编辑: 桑胜东
相关新闻
黑土摄影
电视新闻
电视新闻
电视晚新闻
数字新闻
参政议事
绥化专题外宣片
理论研讨
黑土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