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绥化新闻网 > 本地新闻 > 精彩点击 正文
庆安营造抗日英雄精神的强磁场
http://suihua.dbw.cn   2015-08-05 17:04:09

  东北网绥化8月5日讯 八一建军节前夕,庆安县大罗镇关工委请抗联老交通员、90高龄的韩万发给孩子讲述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抗战精神教育课,他讲的题目是《抗战英雄不容诋毁》,用他亲眼目睹的大量生动事实,批判了一些人对抗日民族英雄的诋毁。

  从7月份开始,庆安县以讲抗日故事为主要内容的缅怀英烈活动已经成为一个滚烫的社会热点。关工委老同志认为,在一个民族的精神的图谱上,英雄是最醒目的标识,只有英雄的浩气长存,才能照亮未来的进步征程。我们的抗战教育必须突出英雄精神的教育,因为英雄是民族历史的灵魂,承载着无数人的梦想和信念,砥砺着一代代人的青春和奋斗。为此他们向县委提出在抗战教育中要突出守卫英雄铸就的精神坐标,绝不允许诋毁抹黑民族英烈。县关工委的意见得到县委领导的高度重视,并责成县委宣传部牵头,召开县关工委、教育、文化、社管委等部门联席会议,制定了方案,做了具体部署。

  庆安在进行抗战教育时,特别注重以真相还原历史,以证据破除质疑,充分利用媒体和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积极开展捍卫英雄的行动,用事实说话,引发了强烈共鸣,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他们紧紧围绕在庆安壮烈牺牲的6位将军、10名英烈和11位支援抗联模范的光辉事迹,深入进行挖掘整合,然后利用文字、图片、视频、戏曲、展览等形式广泛宣传。县文工团和社区老年艺术团编排了反映抗日英雄人物事迹的文艺节目43个,在广场、学校、社区进行演出;县政协、县文联出版宣传抗日英雄的专辑,县广播电视台从7月份开始连续播出“抗日英雄在庆安”专题节目,集中宣传了18个英雄人物,平安、大罗镇等乡镇也重新布展了抗日战争展览馆,围绕英模人物进行了形式多样的宣传。

  这个县还热情邀约社会各界相关专家、作家和学者,到县里进行专题讲座,加强热点引导。铁力文史馆员邹本栋,对庆铁两县的抗日斗争有深入研究,先后出版了6本专著,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庆安县把他请来举办讲座,他运用确凿的证人、证言、证据,还原历史和英雄本色,使人十分信服。县政协文史联谊会员王捷曾对庆安抗战历史做过10年的调查,先后采访过580名抗联知情人,仅采访记录就达13本,先后写出28篇文史资料,出版了《庆安抗战风云录》专著,这次他在宣传抗战英雄人物事迹时,把当年的采访记录一一展示给群众看,以无可争辩的铁证为英雄人物正名,起到了正视听、明是非、服人心的作用。

  为使广大群众产生广泛认同,引发强应共鸣,庆安县特别注重让英雄的战友、同事、亲人、目击者等,用见证人口述的方式还原历史,让人认知英雄、了解英雄事迹。大罗镇新生村抗联模范交通员张永贵曾被日军逮捕,遭受坐老虎凳、灌辣椒水等酷刑7次,他宁死不屈,没吐露抗联部队一个字,建国后被授予全国战斗英雄,受到毛主席的亲切接见。可有人说他一个普通农民,不可能有那样的钢铁斗志。针对这些言论,在讲述张永贵英雄事迹时,家人把珍藏的3件血衣拿出来展示并让知情的乡亲讲述张永贵被抬回时已奄奄一息的情景。同乐乡抗联支前模范尹凤阁当年为抗联密营送马慰问伤员,先后多次筹集紧缺物资送到抗联密营,有人对此提出疑义,说一个穷苦农民不可能这样做,乡里在讲述尹凤阁英雄事迹时,他家人把珍藏的74年的“特别进山证”展示给大家看,当年的目击者讲述了许多生动故事。这次在抗战教育中,全县利用老照片、老物件、老资料60多件,宣传英雄事迹,使捍卫英雄主流价值观点在碰撞中得以彰显弘扬,更好地传承了民族精神的薪火。

 
作者: 张雨璇    来源: 东北网--绥化日报     编辑: 桑胜东
相关新闻
黑土摄影
电视新闻
电视新闻
电视晚新闻
数字新闻
参政议事
绥化专题外宣片
理论研讨
黑土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