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绥化新闻网 > 本地新闻 > 综合 正文
孙岩,“微笑天使”架起医患连心桥
http://suihua.dbw.cn   2015-08-02 18:06:20

  “大家早上好!”“昨天晚上您睡得好吗?”“今天您感觉好一些了吗?”……这是孙岩每天早上上班后对患者说的最多的话。一句句简单的问候,温暖着患者的心,也拉近了护士与患者之间的距离。

  孙岩,绥化市第一医院肿瘤科护士长,她每天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护士的职业精神。

  从事护理工作15年,孙岩从一名普通的护士做起,每天都以最美丽的微笑、最亲切的语言、最体贴的护理、最饱满的工作热情来面对患者。

  作为护士长,她一直努力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把自己对生命深深的热爱,融入到护理工作的每一个对象、每一个细节之中。

  2012年9月的一天,市区一位肿瘤患者化疗过程中引起了骨髓抑制,白细胞大大低于正常值,不得不暂停化疗。由于患者家庭贫困,营养供应不上,患者体质越来越虚弱乏力。得知情况后,孙岩查找了各种食补的方法,每天都在家为患者做一份营养餐,然后带到医院为患者补充营养,并将患者安排到了相对人少的病房,坚持每日两次紫外线消毒。经半个多月的精心护理,患者的白细胞渐渐上升到了正常值,患者一天天好转,患者家属感激不尽,孙岩也特别高兴。

  肿瘤科老年患者多,很多肿瘤晚期患者随时都会有生命危险。2013年6月8日,孙岩值夜班,一位来自庆安的肿瘤患者因昏迷送进医院,患者病情危重,家属救人心急,来时忘了带钱,无法办理入院手续。正急得团团转时,孙岩走过来安慰患者家属,自己掏钱帮患者交了住院押金。患者顺利住院,得到了及时救治,为延续患者生命赢得了宝贵时间。

  作为一名护理人员,不但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过硬的技能,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在实际护理工作中,患者时常心情不顺,便将气撒到护士头上。肿瘤科的患者由于长期化疗,静脉血管条件越来越差,静脉输液非常困难。面对患者怀疑的目光,有时护士还未打针,便先怯手了。鉴于此,孙岩在工作中,带领护士学习血管条件差的穿刺方法,同时注重培养护士养成稳定的心理素质。如遇血管特别不好的患者,她便亲自操作。作为护士长,孙岩经常能收到患者家属强送的红包,实在难以拒绝,她便收下,然后再偷偷为患者交到住院押金里。

  一次,一位住院患者在化疗后重度骨髓抑制,血小板、白细胞极低,医生下达了病危通知书。按医嘱,要迅速输血小板,按照当时规定,输血小板必须进行申请,48小时后才能输上。当时,孙岩的心情比患者家属还要焦急,她就去组织科里身体健壮的医生为患者献血小板。孙岩也带头献血,由于血小板输得及时,患者危重的病情一点点好转,经过医生全力抢救和护士的精心护理,患者最终康复出院。

  自2000年参加工作以来,孙岩始终以饱满的工作热情、体贴入微的护理,赢得了全院上下职工的一致认可,同时也赢得了患者家属的连连点赞,并多次获系统及院内嘉奖。

 
作者: 张佳月 绥化日报记者 赵洪秋    来源: 东北网--绥化日报     编辑: 孙睿
相关新闻
黑土摄影
电视新闻
电视新闻
电视晚新闻
数字新闻
参政议事
绥化专题外宣片
理论研讨
黑土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