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董农业
题记:
在广袤的松嫩平原腹地,坐落着一座美丽恬适的小城——青冈县祯祥镇,这里是著名作家魏巍所著《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中战斗英雄马玉祥的故乡,也是中国第一个铁饼世界冠军李艳凤的家乡。建镇一百年来,勤劳质朴的祯祥人民,世世代代用勤劳的双手和坚韧不拔的品性,改造着这片土地,用不屈的脊梁和百折不挠的精神,播种着希望。
祯祥镇位于青冈县西北部,北邻明水县,幅员291.14平方公里,辖14个行政村,84个自然屯,总人口4.5万人,是全国重点镇和全省百镇建设试点镇之一。
新型城镇化焕发的活力
近年来,按照省、市、县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总体部署,祯祥镇探索了“企业牵动、政府主导、产业支撑、四化统筹”的建设路子,坚持以推进新型城镇化为核心,以推进城镇工业化支撑,以推进农业现代化为依托,以推进农民市民化为目标,围绕“一城一区五园”镇村规划空间布局,利用5到10年时间把祯祥镇打造成青冈县第二个区域中心城市。“一城”,就是以镇政府所在地为中心,打造区域中心城镇,聚集周边10个村居民,规划面积4.1平方公里,承载人口4万人。“一区”,就是打造五福桥经济开发区。规划面积10.22平方公里,可承载务工人口1万人;“五园”就是城东昊方绿色食品产业园、城西特色农产品加工园、城北农民就业园、城南物流产业园和畜牧产业园。
截至2015年6月末全镇共建成住宅楼36栋、商服楼9栋,总面积24.44万平方米,并跟进配套完备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总投资达5.41亿元。预计到2020年,通过撤屯、并村、建城等一系列规划的实施,祯祥镇所有村和自然屯将全部并入“一城一区五园”,农村人口全部转入城区居住,城区人口达到6万人。
就是这样一串串长长的数字,记录着祯祥镇迅猛发展的历程,就是这样一串串纷繁复杂的数字,记录着祯祥镇党委、政府谋划发展所付出的艰辛与汗水,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个设施齐全、生态宜居的现代化美丽新城必将在青冈西北田野上拔地而起。
城镇工业化催生的动力
对于一个资源优势和地缘优势都不十分明显的乡镇来说,借力发展是最好的途径,而招商引资无疑是最佳选择。为此,祯祥镇党委、政府探索并实践了以招商引资为带动,以产业项目为支撑,助推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模式,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城镇工业化发展之路。
栽下梧桐树,才能引来金凤凰,祯祥镇党委、政府深知这个道理。2012年,祯祥镇充分利用废弃盐碱地,辟建了“一区五园”六大产业园区。五福桥经济开发区形成农产品加工、畜产品加工、高新技术产业、生物化工、公园绿地、工人居住和公共服务管理七个功能分区,致力打造农业产业化和异地经济示范园区,为产业项目提供了平台,使不长庄稼的盐碱地开始长项目、长企业、长产业,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往新型城镇化方向发展。目前,相继有瀛世达木业、广银秸秆、万家灯火灯具、同泰粮食仓储、恒信肉羊屠宰等项目入驻,切实推进了产城融合发展。
多年来,为引进大庆昊方集团项目,无论寒冬酷暑,祯祥镇党委政府不断与其加强联系,几十次亲赴大庆以联络感情的方式进行沟通,与他叙乡情、谈友情,这些诚信合作之举,坚定了昊方集团到祯祥镇投资的信心和决心。2012年,昊方集团投资建设的绿色食品产业园成功落户祯祥,一期1亿穗黏玉米速冻项目,固定资产投资1.58亿元,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成为园区支柱型企业。在祯祥镇党委、政府的积极努力下,吉兴村的吉兴饲草、庆华村的泓辉淀粉、朝阳村的恒信肉羊、祯祥村的瀛世达木业、自新村的翔达食用菌等22个项目也相继落地,引资额达23.18亿元。
农业现代化提升的潜力
如何在这片无垠的沃土上挖掘出潜力?成为祯祥镇党委政府一直思考的问题。就在全镇城镇化、工业化建设如火如荼的推进过程中,党委政府一般人深知,不解决“三农”之根的农业问题,一切的发展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2012年,祯祥镇党委、政府全面加快现代大农业建设步伐,以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为统领,以现代化大农业“八化”建设整体规划为目标,以建设大水利、应用大农机、推广大科技、开展大合作为工作着力点。采取围绕园区创新种植方式,围绕合作社转变经营模式,围绕中低产田改造促进节水增粮等有效措施,不断加快现代大农业发展进程。
祯祥镇积极创新土地经营机制,加快土地流转。坚持“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的发展模式,依托大庆昊方集团黏玉米加工项目,中低产田旱改水项目,特色种植项目引进相关产业加快土地集约,力争5——10年内基本实现全镇耕地集约经营。三年来,通过企业牵动、合作社流转、家庭农场经营、土地代耕、党员干部引带全镇完成土地集约经营18万亩,占全镇耕地总面积的69%。以农民为主体组建大型合作社22个,其中,种植合作社19个,农机合作社2个,养殖合作社1个。初步形成了以大农机、大水利、大科技为主要标志的现代化大农业发展趋势。
为了提高农业综合效益,祯祥镇还提出了资源深度开发利用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规划以大庆昊方黏玉米速冻加工项目为牵动,围绕玉米资源加工,延伸产业链条,农业合作社生产的黏玉米穗,供给速冻企业,玉米秸秆作为加工原料生产优质蛋白饲料,供给生猪养殖企业,牲畜粪便供给肥料加工企业生产绿色有机肥料,再供给农业合作社用于玉米种植,构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打造绿色有机农业品牌,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促进企业和农业协调发展,实现互利双赢。
目前,祯祥镇以土地入股加入合作社的农民,每年每亩土地可得到650元保底分红,仅仅土地收入这一项每户年可收入1.6万元。鼓励农民从土地走入工厂,由农民转变为产业工人,加入合作社的农民同等条件可以优先进入企业务工,现在进入企业务工每户年收入约3.6万元,这样一来每户农民土地和务工两项收入合计不低于5万元。经营模式的创新为农民带来了更大效益,思维的转变使这片土地焕发了生机,挖掘出更大的潜力。
民生工程彰显的魅力
让全镇人民学有优教、幼有所托、劳有所得、病有良医、老有善养、住有宜居是祯祥镇党委、政府矢志不渝的追求,这也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核心所在。一桩桩惠民工程的落实,就像一个个沉甸甸的“民生大礼包”,圆了老百姓的幸福梦。
近年来,祯祥镇坚持“要想富先修路”的工作理念,累计投资9000多万元,修建白色路面280公里,2014年随着通车镇内至吉祥村16公里通乡公路的完成,祯祥镇成为青冈县全面实现道路村村通、屯屯通的农村乡镇。同时,本着“辟地造绿、围镇建绿”的原则,精心实施了街路绿化、广场绿化等工程,大力培植小镇的“肺泡”。目前,已栽植绿化树木9000株,灌木1万平方米,草坪6万平方米。东城新区的南侧,种植着大片的紫叶稠李、王族海棠和金叶榆,风姿绰约的美景格外引人注目。
祯祥镇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出台越来越多的补助政策,让困难群体共享“民生红包”,民生工程好戏连台。在镇财政和村集体积累中筹集6万元资金,作为政策补助之外弱势群体专项扶持资金。按照因病致贫、因无劳动能力致贫、身体健康等不同情况分类建立个人家庭状况详细档案,经村委会审核认定后,这些贫困户每年可从镇财政领取相应数额的生活补贴。随着医疗、养老和农村社会保险制度的先后建立,祯祥镇党委充分利用政策资金,大力扶持弱势群体,使“政策阳关”普照全镇。目前,全镇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率达到99%、低保财政供养率达到100%,弱势群体帮扶率达到98%。
“祯祥镇中医院建得也很好,这个医院是我看到的乡镇医院中最高水平的,现在医院正在研究合作,搞委托经营,这个模式我特别赞同,一定要把这件事情做好,使其发挥作用,为当地百姓提供良好的医疗服务”。省委副书记、省长陆昊在青冈调研期间,对祯祥镇公共服务建设给予了充分肯定。近年来,祯祥镇党委不断完善公共设施,提高承载能力,成立了全县首家农村乡镇公交车公司,9台公交车往返于镇村之间,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出行。组建了全县首只农村乡镇城管中队和环境清洁队,对镇街道建筑材料垃圾、堆码占道、车辆乱停、垃圾乱扔、广告乱贴等“五乱”现象进行了彻底根治。同时,投资兴建了文化娱乐、医疗卫生、社会福利、体育健身器材、浴池等公共设施,建筑面积5700平方米的社区服务中心、建筑面积2600平方米的公立幼儿园、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的祯祥一中教学楼、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的老年护理院、占地面积6400平方米的马玉祥纪念馆、占地面积26000平方米的艳凤体育广场……一桩桩、一件件改善民生的举措的背后,显示出的是祯祥镇党委、政府“民生大于天”的为民理念。
回顾祯祥镇近年来的发展历程,强劲的发展态势前所未有,难得的发展机遇催人奋进,巨大的发展潜力有待开发。祯祥镇正全力以赴奋战在实现全镇集体经济跨越发展,群众生活质量大幅提高的道路上,一个富裕、文明、和谐的新兴现代化美丽新城正在掘起。我们坚信,在祯祥镇党委、政府的带领下,全镇人民团结一致、和腕纵笔,必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丰碑上书写出更加璀璨的华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