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是经济的血脉,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经济发展离不开金融。那么新常态下,如何做活金融服务大文章,走活金融这盘棋?
6月18日,市金融办主任傅仕仲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市金融办必须遵循市场导向、政策导向、问题导向,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开阔视野,活化金融,广聚资本,借力发展,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探寻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新路径。”
傅仕仲说,近年来,我市积极搭建银企对接通道,丰富完善多元金融服务,着力化解企业融资难题,截至4月末,全市中小企业贷款达到326.5亿元,涉农贷款达到504.7亿元。同时,积极开展农村金融服务创新,经多方联动,人民银行庆安支行在庆安县开通了我省第一个县级银企对接网络服务平台。截至5月末,共签订贷款协议1.25亿元,实际放款1亿元。
傅仕仲说,市金融办将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有效方式,从以下五个方面力促经济金融良性互动、升级发展,为市域经济升级发展增效助力。
第一,大力营造学金融懂金融用金融的良好氛围。6月11日,市委举行中心组集中学习(扩大)会议,邀请浙江大学专家,为市、县两级领导干部和有关部门负责同志进行了题为《新常态下的金融创新》专题讲座。前不久,市政府举办了我市拟登陆“新三板”企业业务培训会议,组织市、县两级政府主管领导、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和80多家企业代表,集中学习企业上市有关知识,均收到了较好效果。下一步将向各级领导干部宣传推介一本书,就是《领导干部金融知识读本》(第三版),引导全市各级干部学金融、懂金融、用金融。同时,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介,广泛开展金融知识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全社会,提高金融消费的辨别能力,正确选择金融产品,防范金融风险。
第二,大力引进和发展金融机构。坚持“外引和内扩”双管齐下,对外重点狠抓金融招商,对内支持现有金融机构延伸服务网点。中信银行哈尔滨分行绥化业务部已于2月末在我市正式设立,现已投放信贷资金6.37亿元;平安养老保险公司,正在加紧办理落户我市有关手续。此外,域内金融机构1~5月新增支行和营业所机构4家。
截至5月末,全市银行业存款余额达到1061.3亿元,同比增长14.2%;贷款余额达到677.4亿元,同比增长17.6%。
第三,深入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创新。抓住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的机遇,积极推动各类金融组织,创新试点。肇东融达农村合作金融公司、黑龙江康达尔大丰收金融租赁公司、望奎龙蛙农业租赁金融公司试点工作有序运行,其中肇东融达农村合作金融公司已累计投放涉农贷款7550万元。
第四,拓展多元化融资渠道。目前我市在“新三板”挂牌企业已达4家,数量居全省第二位。还有3家企业在上海股权托管中心挂牌。在前不久举行的“新三板”培训会上,我市又有8家企业与券商达成意向性协议。同时,鼓励企业通过发行区域集优、中小企业集合票据、中小企业私募债等直接融资工具,进一步拓展融资渠道,破解瓶颈制约,加快发展步伐。
第五,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就是进一步加强金融生态建设,既要搭建银企对接合作平台,消除资金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提高资本配置效率;也要积极帮助金融机构,开展金融服务提供方便、创造条件,解决发展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依法维护金融机构合法权益。
傅仕仲最后强调,市金融办将进一步加大工作推进力度,依托政策传导和市场引领,让更多的金融资源在绥化聚集,适应新常态,焕发新状态,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升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