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站前广场有关的一段往事
脚下的城市
变幻多姿
有些目不暇接
有些猝不及防
让你我的目光
穿越钢筋水泥的丛林
看一看过往
阅读一座城的
沧桑之变
眉千度

经过三次较大的整治与改造,如今的站前广场,绿意盎然,清新整洁。
24年前,一群文学青年在站前广场定格他们的青春。(翻拍图片)
24年前的1991年夏天,一群热爱文学的青年男女,相聚到一起学习诗歌写作。学习结束后,他们一同来到站前广场上合影留念。照片中那曾经熟悉的背景和那些青春的面庞,是不是会勾起许多人对于青春、对于往事的些许回忆。
再次翻看这张照片的时候,如今已经是北林区老干部局局长的张国生先生(中排右一)感慨万千。那时的张国生还不到30岁。和很多文学青年一样,他对文学有着恋人一般的痴情。那个时候,张国生有几个很要好的文友,他们平时比赛写文章,觉得浑身都充满了创作的激情。他们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常常通宵达旦地在笔下的故事里体味着人生。在共同的创作过程中,他们隔三岔五总要通个电话,谈谈写作进度和体会,说说笑笑中的日子紧张而开心。后来,他们总觉得创作的理论和经验不足,于是,当《绥化报》组织诗歌讲习班的时候,张国生和一群相熟与不相熟的文学朋友便聚到了一起。学习结束,他们把酒临风,举杯畅饮。之后,他们乘着酒兴来到站前广场,于是,便有了这张如今已经泛黄的老照片。
很多市民也许还会记得,照片后面那个像帆一样的雕塑,就是于1990年落成的绥化市市标。市标后面那一排低矮的黄色建筑,就是绥化火车站。火车站上还有“中国共产党万岁,毛泽东思想万岁”旧式标语。照片上这群青年人所站的地方,就是站前广场上的一片草坪。当然,站在草坪上照相,这本身有失文明,但请原谅当年他们的冲动与激情,况且多多少少还有些酒醉。
说起站前广场,很多市民或许不愿意回忆了。因为在20多年以前,站前广场是脏乱差的代名词。绥化火车站是一等站,是个较大的车站,流动人口多,加之管理不善,站前广场上的卫生始终让人诟病。就是在广场的中央,也是垃圾遍地,纸片横飞;而在广场的四周,大小便的痕迹更是随处可见。尽管如此,当年的这群文学青年,还是选择来到了这里,来定格他们青春的一瞬。因为在那时那地,他们已经找不出其他更好的地方,来渲泻他们青春的激情。
让我们认识一下照片上其他几个人物。中排左四为刘芥山。他是这次诗歌讲习活动的组织者,当年任《绥化报》总编辑。刘芥山热衷于文学写作,因此,在他任总编的年代里,他所管辖的那张县级报纸,始终为全市的文学青年开辟着一块文学创作的阵地:副刊“北林子”。当年,张国生和他的那些文学朋友相知相熟,“北林子”就是个媒介。刘芥山先生于上个世纪的九十年代中期退休。不幸的是,绥化文学青年的这位恩师,已于几年前去世。中排左五为张茂忠。张先生是诗歌讲习班的特聘教师。张先生当年供职于绥化市(今北林区)群众艺术馆,长于地方戏创作,在绥化小有名气。张先生也于10年前作古,享年只有六十几岁。中排左二为刘福申,现在供职于绥化日报社,做文学编辑,如今依然在坚持文学创作,并且在省内知名。
前排左二的那个红衣少女叫贾杰。当年,她只有十六七岁的样子,如今已是省城《黑龙江晨报》的编委、首席记者。后排右二为时德仁,供职于前进机械厂。他的家曾是一些文学青年聚会的场所。时德仁当年以写散文诗见长。后来,迫于生计,也因为文学的式微,报纸上很少能见到他的名字了。后排右三为韩冬严,当年供职于绥化市(今北林区)食品公司。与记者通话时,韩冬严坦言自己早已弃文经商了。他如今在一家大型制肥厂工作,任副总经理。虽然已远离文学圈,但提起这些与文学有关的往事,他依然掩饰不住兴奋的心情。后排右四是周玉霞。当时她就职于石油公司,曾出版诗集《期待》。周玉霞如今在绥化市某社区工作。虽然早已不再写诗,但她偶尔也会翻开自己的旧作,回味那些如风的往事。
因为年代久远,照片中其他的文学青年,张国生已经无法记起了。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那些青春的面庞,也必定在流水般的时光中有所改变,就像站前广场在这20多年中的巨大变化。如今的站前广场,已经有了一个崭新的容颜。尤其是在绥化撤地设市之后,政府有关部门对站前广场进行了三次较大的改造。广场及前面的路面全部进行了硬化,为所有车辆设置了专门的接站停车位,变无序为有序。环境卫生也有了极大的改进。当年纸片横飞,如今想到站前广场上找一片废纸竟成了难事。就在当年那群文学青年拍照的地方,园林部门还建设了一个迷你植物风情园,让站前广场于嘈杂中有了些许的安宁和诗意。据介绍,三次的改造和整治,市本级财政共投入了数百万元资金。
轻飘飘的旧时光就这么流走,转头回去看看时已匆匆数年。当年十分流行的这首罗大佑的《恋曲1990》,如今还回荡在这群文学青年的耳畔。看着这张旧照片,往事恍如发生在昨天。这20余年,是这群文学青年一生中最美好的年华。岁月的年轮,让他们伴着这座城市一起成长。虽然照片中最年轻的贾杰都已经过了不惑之年,但张国生说,就像这座焕发了青春的城市一样,他们更瑰丽的梦依然还在远方……
本文鸣谢绥化市园林处党支部副书记慈大公先生提供数据资料支持,并协助拍摄图片。
(本栏目文字与图片,未经本栏目编者及作者授权,私人机构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