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绥化新闻网 > 本地新闻 > 综合 正文
夏日时节游百兴
http://suihua.dbw.cn   2015-06-18 17:08:09

  炎炎夏日,艳阳高照,我们共同踏游海伦市联发乡百兴村南湖公园“五小连池”,尽享“园中半池莲,幽香人自闲;鱼儿水中戏,蜓舞六月天”的人间胜景。

  与之遥相辉映的还有美丽的“太阳小岛”,岛内“风吹草低见牛羊”,岛上通肯庄园,尽显田园牧歌式生活。

  每当华灯初上,宽敞的公园广场,大秧歌、二人转等传统文化节目更是精彩纷呈,构成了一道靓丽的人文风景。

  据了解,百兴村位于海伦市西部,水草肥美的通肯河滋养了这一方人。近年来,这个村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以建设“美丽乡村”为抓手,推进新农村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了积累式发展。建设中,这个村本着“不等不靠,不增加农民负担”的原则,因地制宜,艰苦创业,先后投入3200万元,全力实施“四大工程”,全方位创建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提高居民的生活品位和群众的幸福指数。

  改造旧村,建设新村,实现了“科学规划布局美”。全村主干道铺装水泥路面10公里、中心屯主街路面宽12米、水泥U型槽路边沟2万延长米,田间道路全部沙石化。栽植糖槭、云杉等风景树8万株,护宅树3.5万株,园外榆树墙2万延长米,营造经济林1000亩,全村绿化率达30%。安装路灯182盏、景观灯76盏,夜间照明无死角。安设监控“天眼”67个,有力地维护了居民生产生活安全。栽植乔灌花木12种、5万平方米,实现了大街宽敞明亮、绿树成荫;小巷干净整洁、鸟语花香。改造危旧房26户,砖瓦化率达98%。为居民安装统一标准的入户桥涵392座,入户大门套、配套铁围栏2万延长米,砖院墙1.3万延长米。同时,建设入村界门3座,彰显开放气派。

  突出重点,连线成片,实现了“村容整洁环境美”。通过健全机制,切实抓好改水、改厕、垃圾处理等项目整治。将分布在村落里的6个臭水池改造成垃圾填埋场,周围植树,变废地为绿地、变污点为靓点。清除农村露天粪坑,改造简易茅厕392个,全面推行无害化厕所。打自来水井两眼,自来水入户率达100%。拆除猪舍、牛栏等污染性建筑20处,实行人居与畜禽饲养分开、生产区与生活区分离。按照“谁建造、谁所有、谁清理”的原则,坚决拆除违章、私搭滥造建筑物28个,有力地促进了村庄规范、整洁、美观。

  编制村产业发展规划,推进“生态经济”工程,实现了“创业增收生活美”。村里新组建一个大型农机合作社,建造一个大型泵站,为实现规模流转土地提供了先决条件。目前,200亩以上种田大户达50余户、年收入10万元以上农户50户。通过土地流转,解放出来的劳动力在外创业资产达千万元以上的有10户。在发展绿色农业的同时,打造畜牧业半壁江山,促农就业增收。现有50头以上规模养牛大户10户、100只以上规模养羊大户10户。同时建成了影视基地,发展生态旅游;形成了“农家乐”特色品牌,吸引众多游客,形成村集体经济新的增长极。

  增强可持续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化”工程,实现了“乡风文明身心美”。以提高农民群众生态文明素养、形成农村生态文明新风尚为目标,构建和谐的农村生态文化体系。建成占地1.2万平方米的南湖公园广场,南有“五小连池”、北有“太阳小岛”,风光旖旎,景色宜人,人欢鱼跃。以文化大院为阵地,开展形式多样的生态文明、生育文化知识宣传,形成农村生态文明新风尚。结合村风文明评议,引导农民追求科学、健康、文明、低碳的生产生活和行为方式。全面推行村务公开制,有效化解农村矛盾纠纷,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如今的百兴,不但宜居、宜业、宜游,而且农民人均收入达1.3万元,先后获得省生态文明村、劳动模范先进集体、建党90周年先进党支部等荣誉称号。

 
作者: 马明超 张军花    来源: 东北网--绥化日报     编辑: 桑胜东
相关新闻
黑土摄影
电视新闻
电视新闻
电视晚新闻
数字新闻
参政议事
绥化专题外宣片
理论研讨
黑土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