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绥化新闻网 > 本地新闻 > 综合 正文
庆安畜禽强制和常规免疫均达百分之百
http://suihua.dbw.cn   2015-06-11 16:11:00

  东北网绥化6月11日讯 日前,笔者就畜禽防疫采访了庆安县畜牧局长王玉玺,他告诉笔者,今年春季防疫由于上下齐动,打了一场漂亮仗,全县无论是强制防疫,还是常规防疫,全部达到了百分之百,真正实现了畜不落一头、禽不漏一只,尽管临近市县出现大鹅疫情和猪口蹄疫,由于防疫到位,又及时补针,疫情没有传入庆安县。

  近年庆安县畜牧有了长足发展,到去年底统计,全县生猪饲养已达130万头,黄牛达9.4万头,羊达12万只,家禽达700万只。由于饲养量的快速增长,无疑增加了防疫的难度。县委县政府面对这种情况,及早启动防疫会战。早在3月底,就召开全县防疫大会,作出了统一部署,紧接着他们又筹资22万元,购买了40万份长规疫苗、消毒药和器械。与此同时,他们从全县抽调121名防疫人员,组成防疫大军,由畜牧局领导带队,分为四片深屯入户开展防疫。

  以法建立畜牧防疫体系,是庆安县今年县防疫工作出现的崭新局面。以前农村防疫一直是个难点,防疫人员好话说一筐,不让给畜禽打一针。后来他们出硬招,聘请公安部门干预,事情仍没有多大改观,还惹得群众有意见。这种“改革不依法,天天当被告”的现象,引起畜牧局的高度重视,他们认为只有把“防疫法”形象具体地交给群众,引导养殖户认识守法饲养,就是保护自身利益,从而养成自觉守法的习惯。为此,他们集中县乡两级畜牧干部深入村屯举办“动物畜牧法”、“畜禽管理条例”培训班。同时还把省里专家请来讲课,运用身边的典型事例讲法释法。同时他们还利用大篷车、过街旗、小传单、宣传册等载体,向畜牧户讲法,从而形成了强烈的法治氛围。在此基础上,他们重新整合建立起三级防疫体系,确定职责,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并且建立畜禽电子档案,实行动态管理,疫情和防疫由季检变为月检,确保防疫工作有序进行,百姓主动配合防疫,确保了两个100%的实现。

  畜牧防疫并非打一针就了事,必须根治面源污染,创新生态养殖的模式。过去有了病死畜禽,养户挖个坑,或是找个旮旯处一丢就算完事,不光气味难闻,还容易传染疾病。现在他们采取三条对策进行解决。一是建立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井。县里投资5万元,在不同的区域分别建起水泥制作的封闭处理深井6个,老百姓有了病死畜禽,只要打个电话,就来人去处理,不用花一分钱,还有保费赔付。二是畜禽粪便实行生态循环养殖处理。他们在大型养殖场或是养殖小区,建起沼气发电、有机肥加工等生产设施,对粪尿进行有机还原处理,有的还开辟了养蛆治废的路子,效果也很佳。三是建立畜禽饲养小区,实行畜禽集中饲养,改变“低、小、散”养殖的情况。为推进这项工作,乡村还出台优惠政策,对于迁出村屯的养殖场,优先提供荒山、荒坡、荒沟,并以最优惠的价格承包给养户。同时县政府还给提供财政支持,鼓励迁出屯外建养殖场,全县152家养猪场已全部迁出村屯。

  兽药市场过去管理比较混乱,也容易造成疫情传播。现在畜牧局采取划片管理的办法,把管理责任落实到每个干部头上,并签订责任状、承包书,实行网格化管理,哪里出问题追究哪个负责干部的责任。这种倒逼式责任制,大大提高了干部的责任心。原来有些干部到经营户检查多是“睁只眼闭只眼”,现在由于实行了倒逼、对检、抽查等多项跟踪细则,执法干部不敢再跑粗放大眼汤。大罗镇畜牧干部发现7户经营户卖过期兽药,执法干部坚决按照法规条文下达了停业整顿通知,从而确保了农药市场规范有序。

 
作者: 庄义彬 段金林    来源: 东北网--绥化日报     编辑: 桑胜东
相关新闻
黑土摄影
电视新闻
电视新闻
电视晚新闻
数字新闻
参政议事
绥化专题外宣片
理论研讨
黑土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