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结束的高考,又将制造出一批准大学生。这些莘莘学子,十二年寒窗苦读,仅仅在两天的时间里,应试教育带给他们的种种折磨与压力,便如一江春水,滚滚东流。不用太长的时间,录取通知书便如云中鸿雁,飞至案前。之后便是等待迈入大学校园的三个月假期。长期高压下的突然释放,会给这些准大学生们带来怎么的心理变化,他们将怎样度过这个“特别假期”,他们能够愉快地度过这个特殊的假期么?让我们听听准大学生、家长、教师和专家的话,听听他们怎么说。
吃喝玩乐将成为假期“主旋律”
高考结束的第二天,李学民就睡到了中午,起来简单吃了点饭,下午没有出门,主要活动就是看电视和上网。到晚上的时候,有同学约着聚会,吃喝玩乐,一直到半夜才回家。而且在回家之前,明天的活动又都约好了,主要就吃饭、唱歌。李学民说,自己的表哥去年考上的大学,高考结束后的一个假期里,基本都是这样度过的。现在轮到自己了,也能理解他们,从高二开始,就没有好好地睡过觉了,上初中以后,就不知道玩是什么滋味了。现在终于冲出牢笼,解脱了,得“狠狠地”补偿一下自己。
虽然成绩还没有发表,但李学民感觉自己考得很好,上个本科一批分数段应该没有什么问题。所以走出考场后,他就把有关上学考试的事统统丢到了一边。李学民说,十几年的时间,自己都快被折磨疯了,这些年,该玩的年龄不能玩,也没有心思去玩。这回一切都结束了,该犒劳一下自己了,假期主要就是和同学们一起吃喝玩乐。李学民的话,让记者多多少少为孩子感到了一丝心酸。
在肇东读书的小宋对记者说,高考前父母已经许下诺言,如果超过本科二批分数线,就带着他到云南旅游,如果达到本科一批分数线,还可以再去一个地方。小宋觉得自己超过本科一批分数线一点问题也没有。因此,这几天除了耐心地等待分数,他还在偷偷地研究旅游路线。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像李学民和小宋这样的心态,在参加完高考的学生中相当普遍,特别是那些考得比较理想,上大学有把握的考生,没有功课和升学的压力,吃喝玩乐将成为这个特别暑假的主旋律。除吃喝玩乐和旅游之外,有部分考生还计划着一些比较独特的假期活动。据一些考生的报料,为了改善形象提升自信,还有些女生打算在上大学前到医院做整形美容手术;还有的考生假期里准备到驾校学开车,目的是提前拿到驾照,为适应以后的有车生活提前做准备。
警惕过度放松养成坏习惯
“学生在高考之后尽情地放松玩乐,可以理解,也很有必要。”绥化第九中学教师赵老师对记者说。
作为多年的毕业班老师,赵老师对高三学生的辛苦体察最深:“十八九岁的孩子,每天有一半时间泡在书本和试题里,没有充足的睡眠,也没有什么运动娱乐,承受着很大的心理压力,到最后自然需要彻底地放松宣泄。”
但是,过度的放松就会变成放纵。绥化学院学生处一位老师强调说,经过一段时间放松后,考生应该回到正常的生活当中。如果无节制地放纵自己,可能会把高中养成的勤奋学习的好习惯丢掉,同时形成一些坏习惯,如厌学、网瘾、贪睡等。
这样的担心并非多余。据一些高校的辅导员说,有些大学新生入学后,迟迟不能进入学习状态,他们上午睡懒觉,通宵上网玩游戏,以至于第一学期许多科目要补考。分析原因,大学新生的很多不良嗜好,都是在高考之后的那段时间养成的。
九中的赵老师认为,考生在领到录取通知书后,应该为大学阶段的学习做些准备。比如自己所报的专业,许多学生其实知之甚少,可以趁假期这段时间了解一下。还有英语,长时间搁置会导致生疏,所以应该坚持学习,特别是进行口语方面的练习。另外,有教育专家指出,高中分文理,造成学生知识结构不合理。高考后,学生应该有意识地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文科学生要了解一些自然科学知识,理科学生要涉猎些人文社科知识。
快快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俗话说,“一俊遮百丑。”高考成绩的优异,遮蔽了许多考生在综合素质方面的缺陷。但是专家指出,考试成绩并不是学生素质的全部,甚至也不是最重要的,从长远来看,要想有大的发展和作为,必须重视个人整体素质的提高。对于准大学生来说,增强身体素质、提高社会交往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显得尤为迫切。
高考结束后,不少考生准备到医院做近视矫正手术。眼科专家指出,20岁左右的青少年其实并不适宜做视力矫正手术。与其做手术,不如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好的用眼习惯。
此外,经常锻炼身体也很重要。绥化市广播电视大学校长徐景升说,高中学习紧张,学生往往没有足够的时间锻炼身体,体质普遍较差。高考结束后不少考生喜欢睡懒觉、暴饮暴食、迷恋网络,使得身体越来越弱,开学后参加军训,有的新生因为身体素质差,很容易晕倒。徐景升说,准大学生饮食起居应该有规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特别是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
以健康的身体迎接大学生活。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自我意识较强。绥化学院张教授说,上大学意味着离开父母和家庭,到一个陌生的环境里过集体生活,这就要求学生克服自我中心主义,学会与人相处和交往,尽快融入新的环境。进入大学后,面对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学生如果在文艺、体育等方面没有一技之长,在学生中容易被“边缘化”,甚至会造成自卑心理。
张教授因此建议,学生不妨利用暑假这段时间,捡起因为高考而荒废的爱好专长,尽可能使之成为自己的一个优势。然而,绥化市第二中学校长杨振波说,对于准大学生来说,最重要的还不是培养特长,而是补一补最基本的生活课,提高生活自理能力。为了让孩子们专心考大学,现在的家长们一般不让孩子做家务,结果,许多学生不会做饭,不会洗衣,不会整理房间。这几年,国内曾发生过学生因生活自理能力差,无法适应大学集体生活而退学的事,还有的家长为了帮孩子料理生活,在校外租房子“陪读”,这些现象都是不正常的,准大学生的家长应该趁着假期,让孩子学会最基本的家务。
不妨利用假期打工
小周是市内一所中学的贫困生,老家在农村。今年高考,他的感觉相当好,信心满满。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小周考完试并没有回家,而是选择到一家酒店去当服务生。
当服务生每天连坐着的时间都没有,很辛苦,但他珍惜这个机会。小周说。他打工一方面是想挣点钱,为以后准备些生活费,另一方面,他也想借这个机会接触社会,体验生活,学习与人打交道,锻炼自己的吃苦精神。
对于小周的做法,徐景升很是赞赏。他说,如今社会上有一个普遍现象,学生考入大学后,长辈都要给钱表示祝贺,有些地方还对考入重点大学的考生给予重奖,这在客观上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意识。像小周这样自己打工挣点学费、生活费,既可以培养自立自强精神,也能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应该予以肯定和鼓励。
由于缺乏工作技能,准大学生要找一份合适的工作并不容易,不少学生只能在餐馆或工地上干一些简单的体力活。绥化市职教中心学生处处长马立海告诉记者,准大学生由于社会性经验少,在打工过程中自身权益很容易受到侵害,近年来学生打工被克扣工资、受到意外伤害的事情经常发生。对有意打工的准大学生,马立海提醒说,打工时应避开那些风险高、劳动强度过大的工种,尽量选择一些适合自己的事情,如家教等。另外,找工作要到正规的中介公司或者经可靠的人介绍,并签订劳动合同,如果正当权益受到侵害,应及时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