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绥化新闻网 > 本地新闻 > 综合 正文
在打工的日子里
http://suihua.dbw.cn   2015-06-10 16:51:41

作者简介:

  白雪松,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61年7月出生于望奎县通江镇。1979年11月参加工作。1982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绥化市文联主席。

  打过工,当过兵,做过教员。

  先后任过望奎县教育团委书记、团县委学校部部长、县委宣传部党教组组长、县委学习室主任、东郊乡党委副书记、政府乡长、县委党校副校长。绥化市广播电视局办公室主任,绥化市文联常务副主席。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文联委员、省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绥化市作家协会常务副主席。

  《绥化文艺界》文艺季刊主编、《大平原》文学季刊常务副主编、《塞北诗声》古体诗词主编。

  已出版散文集《管中日月》、《土黑雪白》。 2013年6月30日,喜获“全国文联工作优秀个人”殊荣。

 

  我十七岁那年,轻轻松松地在农村中学毕业。闲来无事,走出屯外登高远望,谁知屯子的那边依然是屯子……低头深思体味这足下的黑土地,心头泛出些许莫名的惆怅。昔日的胡聊神侃,站在院中的土墙上咏志,已化为一缕缕淡淡的云烟,消失在云霄端。而今只有脚踏实地去步这人生的旅途。

  走出家门,两肩轻了许多。我常思索,一个人若是不对他人、对社会构成压力,自谋生路也是一条出路。我应该如此。因为,我觉得自己是个长不大的孩子,老成熟不起来……

  一步跃出家门,适逢几位在西林钢铁厂望建工区打工的熟人。就跟着他们到那里找个零活干。他们把我介绍给工区的段长,段长端详着我看似很强壮实是稚嫩的身体说:“工地上可都是一些刨镐挖土挑泥搬砖的苦活儿,你能干得了吗?”“能,我能干得了!”我伸伸胳膊,做出很有力气的模样。几位熟人千恩万谢地说了许多好话,我才被留了下来。工地上的活脏累苦的程度远远超出了我的想像。一天干10多个小时,早上7点须准时到工地,迟了就遭段长的一顿呵斥,甚至扣工资停工。我很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打工机会,于是天天揉着眯蒙的双眼,到食堂买两个玉米面五星发糕,一碗清水汤,然后匆匆赶到工地。中午11点半下班,有时还得加班,回来后食堂里已经没有热饭了,只好稀里糊涂填饱肚皮,稍做歇息,下午1点又赶到工地,一直干到晚上7点,一身劳累回到工棚,寂寞孤苦是可以想像的。有一天早晨,工地开始挖地基,段长放好线,组长去领活,然后用尺子分工,挖四米才可以得到一个工,一个工就是1.73元。我要了8米,8米就是长8米、深1米、上面宽1.5米、下面宽1米的基础坑,要一锹一锹地扔出10多方土。虽说是春夏之交季节,但山里的土瓷实,有的地方光用铁锹不行,还得用镐刨,整整一天我除了吃点午饭没有歇息,汗水湿透了衣衫。晚7点段长验工,看着规则的地基坑道,信服地点了点头,并说:“小伙子干得不错!”我才拖着肿胀的双腿和酸疼的腰身踉跄着回到工棚,看着满手磨出的血泡,想到今天挣了3块4角6分钱,我躺在床上哭了,那晚累得没有吃饭,真想躺下不再起来。

  工地开始砌墙了,组长对我说:“你用小车拉水饮砖,要饮透。”一辆小胶轮车和车上绑着的一只汽油桶就属于了我。从水房用小铁桶接水灌到大铁桶里,一大铁桶水至少在300斤以上,以我17岁的臂力推到100米开外的工地,再用小铁桶浇到砖码上,每天至少送二三十罐水……汗流浃背已不足以形容,我咬着牙挺过来了。第一个月发工资我开了73元,我有生以来第一次拿到这么多钱,而且是凭自己的汗水换来的,上街买了几本喜爱的书,又给家里寄回50元钱,并家书一封:父母育儿不容易,儿今已经能自立,今日邮回五十元,明日再将百元寄。

  以后的日子里,我渐渐地适应了那种“野蛮”的强体力劳动,身上的力气也多了起来。我先后到过哈尔滨的江北造船厂、大庆市物资局机修厂、天然气管理处、望奎县城等建筑工地。建筑工地上的力气活我基本都干过,筛沙、和浆、挑灰、搬砖、抬石头、弯钢筋、打全梁等等。有惊有险的事不是没有,我在大庆油田天然气管理处维修六队打工时的一次经历就差点丢了性命。当时在喇二连前线挖个深4米的地下管道,我们一个班人正在下面挖土,不知是谁一声惊呼:“不好了,要塌方!”话音没落,本能的反应,我一下子就跳转身子,往一边跑,仅仅两三秒钟,我干活的地方土都塌下来了,有三个人埋在土里,一阵手忙脚乱的抢救,其中一个五常县的人因重压与窒息而身亡。一个年轻的生命瞬间就消失了。挣钱是为了生存而往往却因此丧失了生命,我感到了生命的可贵与易逝!这一年我十八岁!

  打工的经历告诉我,世上没有翻不过去的大山,没有趟不过去的大河。最重要的是打工的经历使我得到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的东西。“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我在上大学,在这所学校里,我有幸读到了无字的书,我失去了很多,收获却也不少,这就是平衡。在我的人生天平上,我总有这种感觉,属于自己的一边老是翘起着,形成一种坡度,坡度上有很多台阶,每步上一个台阶,坡度就会平些。我深知前方的路还很漫长,我将以自己的双脚去跨越人生旅途中的道道险关;我将以我的拙笔去开辟一片圣洁的园地,用彩笔去涂抹一幅灿烂的人生画卷。

  (原载《黑龙江日报》)

 
作者:    来源: 东北网--绥化晚报     编辑: 刘聪
相关新闻
黑土摄影
电视新闻
电视新闻
电视晚新闻
数字新闻
参政议事
绥化专题外宣片
理论研讨
黑土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