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绥化5月12日讯 在安达市社会福利院,一提起孙翠华,职工和收养员没有一个不竖大拇指的。都夸她心地善良,是一位知书达理、行善尽孝的大好人。
孙翠华今年50岁,结婚28年来一直与公婆生活在一起。丈夫是长子,她刚结婚时家里有爷爷公公、公婆,还有两个没成家的小姑子,7口之家挤在一个不足50平方米的平房里。当时她在食品公司当工人,从事的工作非常辛苦,下班后要照顾年迈的爷爷公公和公婆,还要侍候年幼的小姑子,后来有了儿子也需要照看,她吃了不少苦,挨了不少累,可她从没一句怨言。她用满腔的爱悉心照顾一家人的生活起居,先后送走了年迈的爷爷公公和75岁的婆婆,还将两个小姑子抚养大,直至她们成了家,还将儿子供上了大学,现已参加工作。公婆身体都不好,孙翠华就像对待自己父母那样照顾老人,为老人洗衣、做饭从没叫一声苦,喊一声累。婆婆在世时,重病卧床,她每天喂饭服药,擦屎接尿从不嫌脏,一直侍候到老人临终。现在80岁高龄的公公也身患多种疾病,孙翠华整天忙于工作,回到家里还要照顾老人,为一家人操劳。
2010年,孙翠华被社会福利院招聘为护理员,由于工作出色,很快就被任命为特护班班长。负责59名有智力障碍、肢体残疾、双目失明、长期卧床等生活不能自理收养员的日常生活起居、喂饭饮水、擦屎接尿、康复治疗等任务,是一项艰苦细致的工作。孙翠华带领班里七姐妹尽儿女之孝、用真情至爱,无微不至地为孤寡老人做好服务工作,赢得了老人们赞扬。
82岁高龄的毛佩兰老人病危时,便了一床,当时探视老人的亲属看到后都捂着鼻子躲得远远的。孙翠华看到后连手套和口罩都没顾得戴,立即上前为老人进行处理,她这种对工作认真负责的精神和不嫌脏的行动,感染了周围的人,受到老人家属的点赞。73岁的许占明老人卧床多年,孙翠华负责照顾老人后,按时给他喂饭饮水,翻身擦身、接屎接尿,看护老人服药输液,老人不仅没长一块褥疮,而且精神状态非常好,要是一天见不到孙翠华,他就会念叨:“翠华这孩子咋没来上班呢?我一会儿功夫看不到她这心里就空落落的。”
常言说“老小孩、小小孩”,这话不假。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儿,老人之间就会闹矛盾,不及时调解或处理不好,就会引发矛盾升级,有的还会酿成大祸。在孙翠华的心里,老人的事情无小事。张文志老人和李祥福老人住一个寝室,他们经常因一些小事闹别扭,心里都有积怨。孙翠华就像女儿开导父母一样,不厌其烦耐地做他们的思想工作,有时候还会像哄小孩那样去劝解他们。经过孙翠华的不懈努力,两个人心里的疙瘩终于解开了,以后老哥俩还互相照顾,关系处得非常好。姜有玲老人患有糖尿病,需要打胰导素治疗,孙翠华无论工作多忙,天气多不好,她都要到街里药店按时给老人买回来,从没耽误过老人治疗。
2015年,在全省女职工中开展的提升“四德”、争当“四好”、争做“四美”活动中,孙翠华带领的班组被省总工会评为“全省女职工最美班组”,孙翠华本人被评为绥化市十佳孝心母亲,受到了表彰奖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