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绥化新闻网 > 本地新闻 > 要闻 正文
新机制激发新活力
http://suihua.dbw.cn   2015-05-08 16:54:10

——明水县棚户区改造纪实(下)

  明水棚改为何如此的迅速?明水棚改为何实现零上访?

  因为明水县创新棚改新机制,激发了干部群众参与棚改、支持棚改、推进棚改的新活力。

  明水县成立了房屋征收与补偿管理局,从各部门抽调精干力量,组建征收队伍,每天入户调查,宣讲政策,成为棚改顺利推进的重要保证。

  为真正把棚改的权力交给群众,改不改、怎么改都真正由群众说了算,让群众全程参与棚改拆迁全过程。

  通过召开座谈会、印发征求意见单、入户走访调查等办法,倾听群众呼声,尊重群众意愿,把是否改造的主动权和决策权都交还给群众。对涉及的具体片区由群众自己讨论决定“改不改”,如果大部分都不愿意改,那就不能改。让群众组织群众、让群众说服群众、让群众发动群众,用群众的“公论”主导棚改进行,使棚改工作真正实现了“要我改造”到“我要改造”、“要我拆迁”到“我要拆迁”的转变。

  先后召开了5次由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居民代表、专业技术人员参与的听证会和座谈会,几百条群众意见最终被归纳吸收。开发商选择、户型设计、环境打造、建设标准等等都由群众决定,最大限度地保障了群众利益。

  棚改工作没有什么不能公开的。无论走进哪个片区,不但能看到公开的政策法规,更可以随便查阅每个被征收户的签约、补偿等情况。

  棚改中,有不愿意迁的,更有非常着急回迁的。有的群众几十年住平房实在住够了,就想一夜间住上新楼房。对于一些急于想住楼的群众,明水打破常规出台了异地回迁安置政策,由房征局协调棚改开发企业,与群众面对面共同商议,选择虽不在本拆迁区域,但是在已经建好的楼房安置他们。

  面对漫天要价的“钉子户”,房征局的同志和群众代表一家一家地做思想工作,一户一户地讲政策。有的住户房征局工作人员一跑就是几十次,最终被真诚打动,签了拆迁补偿协议;有的群众为了加快拆迁进度,几十人甚至上百人自发地同时去做一户的工作;有的房在人不在,工作人员就一次次地奔赴户主所在地,向他们讲政策、介绍情况。

  “房屋征收工作,征的是房屋,收的是民心。”局长宋兴宏的一番话道出了真谛。

  2014年,总共征收棚户区房屋969户,规划用地面积21.5万平方米,征收面积9.6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7.5万平方米,签约率达到了98%。

  不但棚户区改造首次实现了零上访,一些群众还无比信任地将他们用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2000多件老物件捐献给了房征局,全国首家“拆迁博物馆”也正在积极地筹建之中。

 
作者: 高伟    来源: 东北网--绥化日报     编辑: 桑胜东
相关新闻
黑土摄影
电视新闻
电视新闻
电视晚新闻
数字新闻
参政议事
绥化专题外宣片
理论研讨
黑土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