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绥化新闻网 > 本地新闻 > 综合 正文
他们的花季如此短暂
http://suihua.dbw.cn   2015-03-19 16:14:57

  在农村,早婚早育是一种普遍现象。举一个典型的例子:在北林区某乡镇,18岁结婚,今年49岁的农民刘某,孙子都已经读初中了。而与刘某类似的家庭很普遍。早婚早育不仅会给当事者造成巨大的身心伤害,也会引发很多的社会问题,而这些问题应该引起全社会的关注。那么早婚早育者及其家庭有什么特点,农村早婚早育现象为何俞演俞烈,其深层的社会和经济根源是什么。带着这个问题,记者近日在全市10个县(市)区部分农村进行了随机调查。

  在含苞的时节她们却没迎来花期

  早婚早育,受伤害最大的是女性。十七八岁的年龄,她们本应含苞待放,但她们却过早地走进了婚姻。过早的性生活和过早产子,对她们的身体产生了巨大的伤害,也可能为日后的家庭矛盾埋下了伏笔。让我们看看这些还本应该在父母怀里撒娇的小小的母亲们:小玲,女,19毛岁,北林区某乡镇居民,目前已经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大女儿2虚岁,另一个孩子还在肚子里;小玲的丈夫今年21毛岁,平时外出打打工。小玲和婆婆一起种地和料理家务;小青,兰西县某乡居民,22岁,两个孩子,大的是女儿,4岁,为了要儿子所以生了二胎;小丽只上到了初一就辍学了,后经人介绍到市区一家私企打工,18岁那年,她与同厂一位20岁的男同事私奔到山东,目前也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了,家人也已经接受了他们的婚姻;小英初中毕业后就到哈尔滨一家洒店打工,后来和那家酒店的一个25岁的亲戚相好,19毛岁的时候,他们结婚,目前育有一子。结婚的时候,小英的家人不清楚他们的来龙去脉,直到有了孩子,他们才告诉家人。

  这是几个比较典型的例子,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记者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这些女孩早早地嫁人,成为人妇,承担起沉重的家庭生活,这对她们的身心健康发展是一个严重的损害。通过对这些早婚事例的分析,记者发现,早婚者有着如下的共同特点:第一,这些早婚者几乎都没有接受过完整的九年义务教育。就记者手头掌握的资料来看,他们的文化水平都很低,甚至都不懂我国《婚姻法》对最低法定婚龄的规定。第二,他们的家庭经济条件普遍较差,很多人都是为外出打工而辍学,然后在打工期间恋爱结婚。他们的父母亲就靠着家中的土地过日子。第三,他们的父母文化水平也偏低。上面我举的几个例子中,父母学历最高的只有初中文化,有些人小学都没有念完。第四,周围环境的影响,这些早婚者的父辈就有早婚的经历,而且村子里及周边村屯的年轻人普遍早婚。在这样的环境里,如果不能外出读书深造,女孩子到了十八九岁还没有结婚对象,就算是剩女了。

  早婚早育现象背后的社会根源

  农村男女青年的早婚早育,作为一种特有的社会现象,存在已久,人们多已见惯不怪了。然而,这种社会的表象后面,却存在着极其复杂的社会根源。

  政府有关部门监管“缺席”。通过大量的调查,可以这么说,在农村尤其是在偏远的农村地区,《婚姻法》规定的“法定婚龄”形同虚设。很多人的脑子里根本就没有“法定婚龄”的概念。而在早婚普遍存在的情况下,政府的有关部门根本就没有采取什么有效的遏制措施,甚至连批评教育也没有。很多村镇干部,面对很多无法取得结婚证的婚礼,认识的,跟着喝喜酒,不认识或没有联系的,则在一边当看客。记者根据调查得知,绝大多数的村镇干部很少干涉违反“法定婚龄”的早婚。

  政府有关部门行为“缺席”还表现在优生优育的宣传上。由于宣传不够、不科学,基本的生理知识和婚姻、法律等知识的普及不够,导致农村地区传宗接代的落后观念长期存在,早婚早育愈演愈烈,与此不无关系。

  根深蒂固的陈旧观念也是早婚早育的温床。改革开放以来,广大农村地区在经济、教育、文化等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人民的生活水平和以前相比也大大地提高了。但是,各地区经济文化发展严重地不平衡。有些地区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明显,很快便走上了致富之路,这些地方的教育文化就比较发达,而有些地区则相对落后。但令人担忧的是,不管是经济较发达的地区,还是相对落后的地区,农村地区的群众在婚育观念上,几乎如出一辙:传宗接代。

  相比于绝大多数城市家庭的一家一孩儿,在农村地区,两个孩子以上的人家为数不少。至于一个孩子就结扎的,那是少之又少。据记者的调查,在很多人的心目中,一男一女两个孩子是最理想的,如果有两个以上男丁,那就“多福”了!如果还没有男丁的话,那就想方设法努力吧,就是倾家荡产,东躲西藏也要生一个男的出来。在北林区西部某乡镇,47岁的某饭店老板有七个孩子,六个女儿之后迎来了男孩,大女儿已经十七八岁,而最小的男孩才四五岁。这在三十多年前不算稀奇,在现在真是叹为观止!

  而更为让人吃惊的是人们对这种情况的态度。人们显得很宽容,他们大多觉得这种行为是可以理解的。他们甚至同情这样的人家。政府部门则采取罚款的形式来惩罚这种行为。孩子上学的时候,就加收你的超生子女费。

  在传宗接代观念的背景下,早婚现象就成了合乎情理的存在。因为在人们的头脑里,传宗接代是第一重要的大事。至于早婚女性的身心健康,这根本不在人们的考虑范围之内。这里不可排除人们生理知识贫乏的因素,但起着最主要作用的却是人们根深蒂固的生育观念。记者曾了解过普通农民对早婚现象的态度,很少有人持反对的看法。

  文化教育的“尴尬”。从上面的调查和事例我们可以知道,早婚者本人以及其父母的文化水平都很低。其父母的受教育情况撇开不说,这属于历史问题。我们想问的是,这些在改革开放之后出生的少男少女们,为什么没有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为何过早地成为了人父人母,过早地承担起生活的重担?他们的成长应该由谁来关心和关注?教育问题在农村依然是一个较为敏感的问题。相比于城市,农村儿童少年辍学的现象还很严重,这一方面由于经济上的原因,而更大的原因则是教育水平与教育资源与城市的不对称。不可否认,农村地区教育水平较低,同城市相比,升学率也较低,念书基本上没有什么“前途”。既然念书没有前途,那还不如早点下来为家里挣点钱,然后结婚生子,父母亲也就算完成了一件人生大事。只有少数开明家庭的父母能让孩子们多受教育,然而这样的父母毕竟是少数。当然,记者也明白教育绝不是造成早婚早育现象愈演愈烈的主要原因,但是如果让那些孩子多受几年教育,情况也许不会是这样。另外,现在很多农村地区没有固定的健康的文化活动,缺少一种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青少年没有得到积极有效的引导,这也是导致早婚育的一个因素。

  早婚早育问题的解决是一个综合课题

  早婚现象是个很复杂的问题。其背后的根源远远不止记者上面所列举的几点,其解决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有效地制止这种不良现象的继续蔓延,社会各界应紧密结合,积极配合。首先,要做好晚婚晚育重要性和好处的宣传工作,普及有关法律知识、生理生殖知识;其次,政府有关部门要密切关注早婚现象,要出面进行制止,最起码也应该进行批评教育,绝不能置之不管,充当看客;最后,落后地区的干部们应以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为地方经济、文化、教育的发展尽心尽力。

  农村地区的早婚早育现象是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如果把少男少女们比作花朵的话,那么从情窦初开到结婚生子的这一段时光应该是他们最美的花期,心智尚未成熟便步入婚姻,让孩子们的花期过于短暂,这无疑是一种摧残,也会给一个人的乃至一个家庭的生活种下不幸的种子。农村的早婚早育,应该引起全社会的共同关注。

 
作者: 李海军    来源: 东北网--绥化晚报     编辑: 刘聪
相关新闻
黑土摄影
电视新闻
电视新闻
电视晚新闻
数字新闻
参政议事
绥化专题外宣片
理论研讨
黑土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