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市委三届六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系列评论之三
新常态,看似风险重重,却蕴含着一切可能。在新变化中,只有看到危中之机,积极应对,干到实处,才能使发展进入新的境界。
那么,新常态下绥化发展之路怎么走?市委三届六次全委(扩大)会议报告用省委书记王宪魁对绥化的指示要求回答了人们的疑问,那就是: “发展思路不能变,发展重点不能移,发展力度不能减。”
近年来,我市通过改革发展实践,成功探索出了“五型经济”、“五个一流”、“八项重点改革”、“十项升级创新”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路机制措施,取得了巨大的阶段性成果,也为应对新常态提供了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但是,我市经济发展结构性深层次问题没有根本解决,经济体量小、质量低、产业结构不优仍是经济的短板和症结,加之项目建设中扩量提质的双重任务重叠交叉。直面问题,绥化发展已到了不进则退的关键期,全市上下必须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既一如既往“稳增长”,又心平气和“看换挡”;既尊重客观规律,也善于因地制宜。既珍惜以往经验,又主动研究新问题,坚定不移地推进绥化实现科学快速发展。
坚定不移地坚持发展主题。近年来,我们最根本的工作、最大成效的工作就是以发展为中心,全力加速发展,使我市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逆势而上,位居全省前列。发展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新常态下,我们要继续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牛鼻子”,一鼓作气、久久为功,全力抓发展、加速度、提效益,真正做到自觉主动“要发展”,全面提升“善发展”。
坚定不移地优结构补短板。为了解决绥化经济的软肋问题,近年来,我们实施工业立市,以产业项目建设为抓手推动工业经济高速发展;以城镇化建设为载体促进了服务业发展;以现代化大农业建设为驱动促进了“三农”统筹、“四化”同步快速协调发展。新常态下,我们要继续突出工业立市战略,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实现三次产业结构优化。充分发掘“四化”同步进程中蕴含的巨大潜力,发现和培育新的增长点;全面推进科技、管理、市场、商业模式的创新,使创新驱动成为发展的新引擎。
坚定不移地转方式提质量增效益。近两年来,我们已经把经济建设转向升级发展上来,改进考核方式,突出质量效益,不断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取得了明显成效。新常态下,我们还要以提质增效为重点,努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培育内生发展动力为主攻方向,把迈向中高端发展水平作为根本目标,积极构建具有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
坚定不移地以发展惠民生。发展是改善民生的前提和基础。扩大就业,提高居民收入,实现社会保障,提高公共服务水平,都要依靠发展提供物质基础。今天,人民群众对美好幸福生活的期待和要求不断上升,要求我们要在全力加快发展的基础上,更多地投入改善民生,强化社会保障,促进社会公平,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坚定不移地坚持科学发展思路和有效的推进落实机制。可贵的是,通过几年来的改革发展实践,我们已经探索出一条正确思路和行之有效的落实机制,在发展战略上形成了巨大优势。我们要十分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成果,坚定地贯彻落实,并不断完善升级,使之成为新常态下推动我市经济社会民生科学快速发展的成功之匙。
发展是富民强市的必由之路。顺应新常态大势,契合新变化需要,我们要牢牢把握主动权,一心一意谋发展,在稳增长、调结构、提质效中寻找发展平衡点,选准改革突破口,不断拓展科学快速发展新空间,开创绥化后发赶超新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