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绥化新闻网 > 本地新闻 > 综合 正文
望奎五中以德育教育为载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http://suihua.dbw.cn   2015-01-12 16:36:44

  东北网绥化1月12日讯 去年12月24日,走进望奎县第五中学,翻开一名同学的德育作业,上面写道:“原来认为老师家长做啥都是应该的,现在才体会到老师家长的良苦用心,懂得了父母的不容易。”这是该校以德育教育为载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侧面。

  开展“五爱”教育、感恩教育、珍爱生命教育、革命传统教育、诚实守信教育、文明礼貌教育以及学校举办的“中国梦·五中梦·我的梦”为主题的校园文化艺术节,学校确定了大主题,每个班级确定小主题,把诚信教育融合在培养学生诚实待人的人际交往实践中,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有关诚信的案例、典型人物报告会、参观走访等,开展以“人人知诚信、人人讲诚信”为主题的辩论会、故事会、征文大赛、演讲比赛、校园窗口宣传等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以及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等教育实践活动等。此外,还利用开学典礼、新生入学、庆祝教师节、公民道德宣传日和重要节庆以中华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为重点,集中开展教育活动。

  大课间活动熏陶学生品行。学习先进地方学校的大课间经验,创建了具有本校特色的大课间操,这套操融音乐韵律、体育锻炼、健美训练及国学朗诵为一体,不但培养了学生的组织性、纪律性和集体主义荣誉感,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团队合作意识、相互激励、自强奋进的良好品行,不仅使学生克服了体能上的困难,促进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更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艺体特色培养美丽的心灵。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听音乐、讲故事、学歌曲等方式创设浓郁的艺术氛围,美术课堂中教师通过指导学生欣赏精美的范作、分析作品艺术形象,引导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方式寻找美、发现美、鉴赏美。通过艺术性的教学处理,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在轻松愉悦的教学情境中渗透爱国爱党、尊师敬老、爱护公物、保护环境教育,以此规范学生行为。

  国学经典熏陶培养情操。他们开展了“品读圣贤经典文化,汲取传统美德精神”的德育系列教育活动,以传统文化教育学生,让学生建立正确的道德观。通过国学教育使学生懂得仁、义、礼、智、信思想,领会儒家文化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内涵。3月份以全校分年组观看《一个22岁小黑社会的自白》视频启动,每名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写出观后感,分年级举行《弟子规》朗读比赛、班级齐诵比赛等。通过把国学教育作为爱国主义教育、道德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教育活动中深入持久地开展,收到良好的育人效果。对学生开展孝敬系列教育,以孝为切入口,培养学生爱祖国、孝亲人、敬师长的美好道德素养。

  拓展德育空间引领价值取向。前后教学楼走廊悬挂名人小传、伟人画像、名言警句,宣传栏上的“每周一诗、每周一曲、每周一画”,让学生在学习闲聊时有机会读古诗、听名曲、赏名画,与艺术大师们交流对话,探讨人生。每个班都设立了开放式的图书角、读书园地,学生可以自由阅读,博览群书,汲取充足的精神养料,以便开阔视野,愉悦身心,教师利用阅读课指导学生学会读书,展开读书交流活动。彰显个性的墙报是开发德育资源的又一途径,学生可以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在墙报上随时随地书写、绘画、张贴自己的杰作。本学期开展了班级名片大赛,学生以手抄报的形式构思、设计、制作,展示自己的创意、展示自己的书法绘画剪纸等才能,全校1579名同学悉数参加,如此自由开放的空间给学生提供了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让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

  德育实践规范行为。该校从细微之处入手,在校门外设立了警戒线,上学接近警戒线下车,放学走出警戒线再上车。门口还摆放了学生标准发型公示板,学生随时对照检查;在自行车区划定白色油漆铁皮条,要求按线摆放整齐;学生上学放学,上课下课走规定路线,带班领导和政教人员、值周学生在规定时间规定位置监督检查。

 
作者: 高长升 侯良 廉宏    来源: 东北网--绥化日报     编辑: 桑胜东
相关新闻
黑土摄影
电视新闻
电视新闻
电视晚新闻
数字新闻
参政议事
绥化专题外宣片
理论研讨
黑土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