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肇东市委书记赵胜利
市委三届六次全委(扩大)会议明确了全市今后发展的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主攻方向。作为全国经济百强县的肇东确定了怎样的发展目标和发展路径,如何实现新常态下的新跨越?1月8日,肇东市委书记赵胜利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
谈起学习落实会议精神,赵胜利还沉浸在会场现场聆听报告的澎湃激动中。他说,报告实事求是地总结了几年来绥化发展“五型经济”、建设“五个一流”、深化“八项重点改革”、推进“十项升级创新”的成功实践,又在新形势、在新常态下提出了“七个升级”。肇东打造经济社会发展升级版的思路与绥化市委的发展要求非常契合,这对肇东今后发展意义重大。2015年,肇东将按照绥化市委三届六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主动适应新常态,抢抓新机遇,最大限度融入绥化发展的大格局,全力推进市域经济快速发展、晋位升级。
谈到具体实现路径,赵胜利说,要千方百计地把优势做大,重点要搞好现代化大农业、通用航空产业、物流产业、职业教育基地建设、文化旅游产业等规划和启动,扎实推进农业规模经营、沿江十大旅游景点打造、沿江道路修建、产业园区建设升级等重点工作,再创发展新优势。要坚持不懈地把产业做强。把创新驱动的着力点落实到新产业、新项目上来,紧紧围绕现代农业、绿色食品、新材料、低空经济、石化、生化医药、现代物流、文化旅游等“十大产业”,切实发挥好资源禀赋、历史文化、区位条件等优势,用市场的理念,经营的手段,经济学的思维,大打项目产业与招商引资攻坚战,为肇东的长远发展打下更加坚实的产业基础。同时,全面建设团结奋进的政治环境、宽松优惠的政策环境、公正廉明的法治环境、和谐文明的人文环境、便捷高效的服务环境,对所有投资者全面实施“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真正使外商投资无风险、创业有效益、安全有保障。
关于现代化大农业建设,报告提出的“六个注重”,赵胜利说,围绕“六个注重”,要持之以恒地把农业做优。肇东要始终把现代化大农业作为王牌产业,着力推进和落实好“五化”,即农业产业化、耕地资本化、资本股权化、股权社会化和农民股东化。让各类经营主体以法人主体的身份进入市场、驾驭市场,履行市场经济主体的法人义务,建设好现代化大农业;组织引导农民把“沉睡”的土地资源变为生产资本进入市场,赋予土地融资、担保、合作等经济属性权能,使“死资产”变成“活资本”;推进土地确权确股,农民的土地要成为龙头企业的合作股份,随着企业的发展逐渐增值;谋划扶持一批上市公司,把股权社会化,农民不受原始入股企业限制;把肇东410万亩耕地的所有者变成股东,使农民真正成为市场法人主体。
发展是最大的民生,赵胜利说,要不遗余力地把民生做实。统筹推进学有所教、业有所就、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贫有所助等“十大民生”,持续推进“双联双包双进”活动,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热点难点问题,力争每年都干成一批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民生实事,真正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赵胜利还谈到,要以建设法治政府为重点,着力建设开明开放、公平公正、规范高效、安定有序的法治肇东。要深入贯彻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要求。切实加强党的纪律建设和廉政建设,锲而不舍改进作风,营造良好政治生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