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绥化1月8日讯 新年伊始,在绥化学院食品与制药工程学院实验室内,张腾霄老师每天都在忙碌着记录最新的实验数据。他的食用菌栽培技术成果转化,为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这让他十分欣慰。
在他的实验台边厚厚的材料中,有一北林区农民许亚军的感谢来信,他说2012年认识了张腾霄老师,在张老师的建议下,开始种植食用菌,并利用他的“黑木耳菌糠栽培金针菇、蟹味菇”技术,两年来产值达20余万元。许亚军只是众多受益者之一,2013年1月至2014年11月,庆安县昕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利用张老师的“黑木耳菌糠栽培金针菇、蟹味菇等食用菌技术”增产200多万元。
在农民获得经济收益的背后是张腾霄多年潜心研究的成果。张腾霄2008年研究生毕业,带着梦想来到绥化学院食品与制药工程学院工作,从事金针菇、黑木耳、平菇、蟹味菇、滑子菇、金福菇等食用菌栽培技术研发工作。多年来,他深入各地农村开展食用菌技术实践,先后到吉林省敦化市、蛟河市,黑龙江牡丹江市、东宁县、哈尔滨市、尚志市及我市庆安、绥棱、北林等食用菌生产区学习交流食用菌栽培技术。形成了黑木耳菌糠废料用于栽培其它菌类的循环再利用、食用菌液体菌种发酵生产、生物发酵法研制食用菌保健食品等一批技术成果。他承担地厅级科研课题3项,申请专利5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发表学术论文4篇,出版专著1部,与庆安县昕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中崛农副产品合作社等企业建立技术服务关系。
2012年以来,张腾霄先后深入北林区东兴红旗七委(七家子屯)、民主村,庆安县民乐乡、欢胜乡、丰收乡等地,进行食用菌栽培技术指导,并在东兴红旗七委七家子屯建立技术推广服务基地,农户在他的指导下经济收入明显提高,还带动了当地的食用菌产业的快速发展。
2014年11月,受庆安县农业局邀请,张腾霄老师在庆安职业技术学校,做了题为“黑木耳室内吊袋栽培技术和金针菇栽培技术”的食用菌栽培技术培训,庆安县各乡镇栽培食用菌10万袋以上规模的菌农30多人参加了培训。庆安县副县长于永华高度评价张老师的培训内容契合食用菌生产实际、有先进的技术方案、有原理分析,希望在更多领域与绥化学院开展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