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王宏妍
深秋的黑土地,稻穗飘香,硕果满枝。在绥化乡村喜庆丰收的美好时节,一场以“助农惠企·共筑振兴梦”为主题的金融服务沙龙,让百余位农户、种植养殖从业者齐聚一堂。11月3日,农行绥化分行以这场务实的活动为载体,将政策红利、金融服务与风险防护知识精准送达田间地头,用“零距离”服务书写着普惠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答卷。
锚定初心:把普惠金融的根扎在农村
“农村是普惠金融的主阵地,我们必须把服务‘三农’的责任扛在肩上。”活动现场,绥化分行三农金融部总经理陈万里的话,道出了农行人的初心。作为扎根地方的金融主力军,绥化农行始终把服务“三农”作为核心方向,以“零距离、暖心式”服务为农户纾困,将农户的急难愁盼放在心上。
本次沙龙并非临时起意,而是该行长效服务机制的缩影。活动现场,农行不仅系统宣导了国家普惠金融支持政策,更明确了针对农户的专属服务保障——从“一对一”客户经理对接,到资金需求的精准响应,一系列承诺让农户们吃下“定心丸”。“以前总觉得银行服务离我们远,现在才知道,他们连我们扩大养殖的资金周转问题都考虑到了。”一位养猪户的感慨,道出了现场农户的共同心声。
精准破题:让金融服务对接生产需求
“申请涉农信贷需要哪些材料?审批流程要多久?”沙龙现场,农户们的提问直击核心。针对“资金周转难、扩大生产难”这一制约农村发展的痛点,农行工作人员展开细致解读,从信贷申请条件到流程简化措施,从资金扶持方式到经营规划建议,层层递进、句句务实。
为了让服务落地见效,活动特别设置“一对一服务专区”,工作人员与农户逐一沟通生产规模、资金需求、经营规划等个性化问题,现场协助梳理对接流程,并承诺“24小时响应需求”。一位种植大户算了一笔账:“按照农行的简化流程,贷款审批时间比以前缩短了一半,正好能赶上明年春天的播种备耕。”这种“精准滴灌”式的服务,让金融活水真正流到了生产一线。
防险护航:为丰收季筑牢安全防线
金秋时节,既是粮食丰收的季节,也是金融风险的高发期。活动专门设置“粮食安全与金融风险”提示环节,结合秋收、储粮场景,针对“购粮洗钱”等常见诈骗手段,通过真实案例讲解、互动问答等形式,帮助农户提升风险识别能力。
“以前听说过有人收粮时被骗,今天听了讲解才知道,原来骗子会用这么多花招。”一位收粮大户认真记录着风险防范要点。从虚假信息辨别到非法金融活动抵制,农行工作人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金融安全知识送到农户手中,为他们的生产经营撑起“防护伞”。现场互动热烈,农户们主动分享遇到的可疑情况,形成了“学风险、防风险”的良好氛围。
长效深耕:让金融温度持续赋能振兴
活动尾声,绥化农行提出“需求有响应、服务有温度、保障有力度”的三维承诺,明确将通过专属客户经理、官方服务渠道等,为农户提供常态化支持。该行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下沉服务重心,把沙龙这类“接地气”的活动办在田间地头,让普惠金融政策真正落地生根。
从政策宣导到精准对接,从风险提示到长效保障,绥化农行的这场沙龙,不仅是一次服务的集中展示,更是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正如一位农户所说:“这样的活动,让我们感受到了金融服务的温度,也让我们对未来的生产更有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