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摄全媒体记者 张贵文 张庆勇 张慧莹
今年6月中旬,正值庆安乡村水稻田绿油油时,省级“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证书”踏着稻浪“飘然而至”——庆源45号水稻品种获省农作物品种审定(认定)委员会的终审通过,有了“身份证”!
评审专家审定意见:庆源45号水稻种子以云引10-35为母本、香粳2号为父本,系谱方法选育而成。该品种符合黑龙江省水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种植。
11月1日10时20分,远在北大荒农垦集团建三江分公司859农场的房春生给李敏打来电话:“今年种的庆源45号水稻,亩产最高的800公斤,冒高了!垧产平均11吨以上,简直是神奇的X56!”
听到这个消息,作为庆源45号水稻种子培育的领军人——庆安源升河寒地水稻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敏非常激动地说:“这个水稻品种研发、培育经历了17年,今天终获成功,我们可以欣慰地向袁隆平院士交出一份满意的科研答卷了!”
庆源45号,就是房春生说的“神奇的X56”,如今成了庆安域内外农民争相种植的首选稻种。
17年前,李敏与袁隆平结缘源升河大米酒,进而携手水稻制种的精心合作,才有今天的“神奇的X56”水稻种子的诞生、成长。
2007年1月7日,首届中国中西部特色农产品展销会在湖南省长沙市举办。庆安源升河集团董事长李敏带着大米酒参展,大米酒成了招待专用酒。作为展销会名誉主席的袁隆平,虽然平时不喜饮酒,听到众人对源升河牌大米酒的好评,也饶有兴趣地品尝了一小杯,当即赞不绝口。听李敏说源升河是国内第一家用碎大米作基料酿酒的企业,袁隆平高兴地评价:利用碎大米酿酒,很有前途。并为其欣然题词:“源升河大米酒”。
庆安,是“中国绿色食品水稻之乡”,但当时水稻种子推陈出新却有点“跟不上趟儿”,成了产业升级的瓶颈。回来后李敏向县领导汇报了与袁隆平结识交流的事儿,引起了高度重视,委托李敏向袁隆平表达了拜访之意。9月25日,县领导与李敏等人专程拜访了袁隆平,详细介绍了庆安水稻以及绿色食品经济发展状况,盛邀袁隆平考察合作。袁隆平说:“农民手里有这么多地,种优质水稻就能发家致富喽!”当即表示派几个人先去看看,并为庆安题词:“发展水稻产业、促进庆安经济”。
此后,李敏担起了联络员,多次与袁隆平联系、见面商谈合作事宜。李敏说起了自己的父亲与袁隆平同龄、在解放长沙时负伤后回家乡、一直念念不忘长沙等事情,时间长了,双方更熟络了,李敏亲切地称他“袁爸爸”!李敏心系庆安绿色水稻产业发展、一心想助力农民增收致富的情怀打动了袁隆平,决定帮一把。2008年5月2日,袁隆平派办公室主任裴又良等人来到庆安,奔波考察调研好几天,他们搜集了一些种子、土壤的样品以及相关资料,没说啥就回去了。不久,李敏接到裴又良的电话:袁主任拍板,就跟你李敏合作,尽快来长沙商量合作的事儿。
起初,李敏没有想搞水稻种子研发,就想促成袁隆平和他的科研团队与庆安合作,助力水稻产业经济发展。听到这个信儿,她有点懵了。时任的县委、县政府领导交了她一个底儿:只要袁隆平愿意合作,咱们举全县之力配合,一定搞成。中秋节这天,李敏再次见到了“袁爸爸”,袁隆平对她说:“种子繁育投资大、耗时长,没有五七八年甚至更长时间见不到结果,你行不?”来之前就下定决心的李敏承诺:行!即使见不到种子,也做!袁隆平笑着说:“不仅能成,一旦成功,亩增产100公斤没问题。”两人商定,联手组建东北寒地杂交水稻研究发展中心,开始了“缘生合”之旅。
一项造福于民的水稻高产优质攻关工程拉开建设序幕,一干就是17年,今朝终梦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