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定位 靶向施策
绥化市“数字热力”赋能工伤预防新模式
东北网绥化10月28日讯 ( 关森 全媒体记者 宋一枫 ) 10月24日,青冈县人社局工伤预防专项工作组走进一工伤发生量较高的企业,开展了一场针对性强、内容详实的工伤预防宣传培训。该企业此前通过全市工伤预防数据热力图被精准识别为工伤发生率居首位的重点对象。县人社局据此制定专项方案,上门开展面对面精准宣传,覆盖职工1890人次。同步深入社区,为个体工商户、小作坊和新业态从业者普及工伤保险政策,切实织密职业安全“防护网”。
这一精准干预实践,是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创新实施“数字热力定位+精准分层干预”工伤预防新模式的具体体现。该模式依托数据化手段,系统性地解决了传统工伤预防工作中存在的针对性不足、方式单一、覆盖不广等问题,推动工伤预防工作从“粗放式”向“精准化”转型升级。
据了解,市人社局立足“精准防扩”理念,在全国范围内首创全市工伤数据分析热力图,通过整合工伤高发类型、事故伤害分布、岗位特征及职业病报告等多维度数据,精准锁定三类重点对象:工伤高发企业、重点行业中的高危企业以及职业病高发企业。该热力图系统实现动态更新,从源头上明确“防哪里、防什么”,为后续资源的精准配置与高效投放提供科学依据。
在精准识别的基础上,我市构建了“普适+定向+靶向”分层干预体系。对一般企业,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全覆盖宣传;对建筑、畜牧等重点行业,组织专项培训;针对个体工商户、外卖员、新业态从业者等传统宣传难以有效覆盖的群体,则依托“工伤预防进社区”活动,结合短视频、图文推送等新媒体手段,实现定向传播与精准触达。
为确保新模式持续优化、形成长效,我市还建立起一套闭环评估机制,通过对比工伤发生量、分析参保数据变化等指标,每季度进行效果复盘,及时调整干预策略,形成“数据定位、精准干预、成效评估、优化升级”的完整管理闭环,推动工伤预防工作不断迭代完善。
据悉,该模式实施以来,已累计对10家工伤高发企业开展专项预防工作,覆盖职工超过2万人次,新业态群体参保人数实现稳步增长。这一创新实践在有效降低企业工伤风险、优化区域营商环境的同时,也为全省工伤预防工作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绥化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