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要闻 省内要闻 本地要闻 精彩点击 专题新闻 通知公告 猛犸象诗刊 日报数字报 晚报数字报 绥化晚报新媒体
经济新闻 综合新闻 视频新闻 市场监管 黑土副刊 日报头条号 小记者风采 日报公众号 晚报公众号 绥化直播
  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绥化新闻网  >  本地新闻  >  经济

明水:地里收割水稻 埂边直播卖米

来源:绥化日报 2025-10-15 字体:

  东北网绥化10月15日讯 ( 于海静 特约记者 高伟 )    “朋友们,这是我们明水县通达镇工农村明鑫米业秋收第一镰,咱们家粉丝马上就能吃到今年的新米了。想品尝这弱碱水的大米就下单吧。”9月27日下午,暖洋洋的秋阳下,女主播李鑫站在水稻田地边上直播着,身后收割机轰鸣着。

  一望无际的田野里,稻浪金黄。收割机“轰隆隆”穿行着,割台掠过稻穗,谷粒瞬间卷入机身,只留齐整稻茬延伸向远方,稻秆清香混着泥土气息在空气中散开。李鑫弯腰捡起几粒漏落的谷子:“大家看这颗粒,紧实饱满,这就是寒地黑土的底气!”

  李鑫是工农村人,既是新农人,也是带货主播。她自家种植1000余亩水稻,每到秋收季,直播间便订单不断。除了销售自家大米,她还收购周边乡镇水稻,通过直播打造“明水大米”品牌,形成“收购、加工、网上销售”一体化模式。这不仅拓宽了周边乡镇水稻销路,带动水稻产业发展,还让明鑫米业规模持续扩大,吸引村民农闲时进厂务工,为乡村经济注入新动力。

  “今年水稻品质特别好,颗粒饱满,收割的只是一小部分,‘十一’全面开收。”看着金黄的稻谷收割完装上车,明鑫米业的总经理杜庆雨脸上洋溢着笑容说。地处北纬47度的明水县,坐拥肥沃的寒地黑土,为优质水稻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也为当地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

  在明鑫米业的加工车间,刚收割的稻谷经过晾晒、清理、碾米等多种工序,很快变成晶莹剔透的新米,打包后直接通过物流发往全国各地。

  “现在每天能加工近20吨新米,订单排到了10月底,不少老客户都是等着今年新米上市来复购的。”杜庆雨一边检查米质一边介绍,车间里10多名务工村民手脚麻利,分拣、打包、贴单有条不紊,他们在家门口就能实现稳定增收。

  田埂上,李鑫的直播还在继续,镜头从收割现场切换到加工车间,再到包装好的新米样品前,她拿起一把新米向粉丝展示:“大家看这米的光泽,煮出来的饭满屋香,现在下单还能享新米尝鲜价!”屏幕上,互动的留言排成长长一串,不断滚动,订单提示音此起彼伏。截至目前,李鑫的新米销售达9790单,累计316855元,数字还在不断飙升。如今,随着直播带货与产业链升级,明水大米从“种得好”迈向“卖得好”,更借助品牌效应实现了“卖得俏”。

  夕阳唱晚,收割机仍在忙碌,直播间提示音清脆,加工厂人头攒动,快递的货车按时上门收件。从田间收割到线上销售,从单打独斗到产业联动,工农村以“直播+产业”模式,让秋收不仅是“颗粒归仓”,更成了乡村振兴的“动力源”。更多优质明水大米将通过网络走向千家万户,而这片寒地黑土上的乡村,也将在产业振兴的道路上走得更稳、更远。


编辑:韩敏

绥化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