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绥化10月11日讯 ( 邰子卉 刘洋 特约记者 蒋宝栋 ) 金秋九月,稻浪翻滚。9月23日,2025中国农民丰收节如期而至,北林区双河镇西南村的滨北正大稻田公园里热闹非凡,一场以“乡村庆丰收稻浪颂小康”为主题的庆祝活动热闹启幕。收割机轰鸣着穿梭田间,与农民的欢歌笑语交织成一曲丰收赞歌,为即将到来的新中国76周年华诞奏响序曲。
当日清晨,稻田公园内,大秧歌各代表队踏着欢快节拍尽情舞动,扭出了新时代农民的精气神,也点燃了现场的喜庆氛围。随着开镰仪式正式启动,农民代表接过镰刀弯腰挥镰,饱满的稻穗应声倒下,割下的头稻被系上喜庆的红绸,寓意着今年粮食丰收的好光景。
“看着这沉甸甸的稻穗,我心里特别高兴,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西南村村民杨艳说。
在北林区,丰收的喜悦不仅弥漫在稻田里,更遍布在大豆、玉米等作物的广袤田地间。
兴福镇作为全区大豆主产区和优质高蛋白大豆的重要来源地。全镇15000亩大豆田长势旺盛,在兴福村村民陆春锋的18垧大豆田里,一排排大豆植株挺拔整齐,饱满的豆荚挂满枝头。
“今年我接着用大垄双行密植技术,比小垄种植每公顷地能多收1000多斤。你看这豆子,籽粒饱满得很,每公顷地预计能收6500斤左右。”陆春锋说。
兴福镇依托北大荒集团等龙头企业开展全程托管服务,打造了大豆产销一条街,聚集了18家大豆收储企业,年集散经销优质大豆20万吨。
秦家镇的水稻种植也迎来了丰收的景象。在国家级水田示范区的嘉香水稻种植合作社展示区,饱满的稻穗一望无际。合作社管理人员韩宇表示,今年合作社通过“惠农”APP和“五情”监测站,实现了对水稻生长的精准管理。
科技赋能让秦家镇水稻种植成效显著。今年,嘉香水稻种植合作社5G智慧农业APP应用的水稻种植户已达到786户,订单67500亩,可回收生产优质香米38000吨,2025年预计实现亩增收150元,智慧农业正成为农民增收的新引擎。
玉米田里同样一派繁忙景象。在宝山镇立军现代化合作社的玉米种植基地,粗壮的玉米秸秆上挂满了金黄的玉米棒,颗粒饱满、色泽鲜亮,尽显丰收气象。现代化籽粒联合收割机开足马力在田间穿梭,切割、脱粒、秸秆粉碎一气呵成,高效的作业场景让人眼前一亮。
“我们9月19号就开始收割了,比去年提前了10天!一天能收200到300吨,整个收割期预计20天内就能完成。”合作社经理马春风介绍说,合作社使用的是国际主流的籽粒联合收割机,和传统机器相比,它能在田间直接脱粒,不仅大幅减少田间损失,还能降低成本,籽粒破碎率也特别低,效率优势明显。
据了解,今年北林区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15.16万亩,正朝着粮食产量22连丰的目标稳步迈进。北林区用实实在在的丰收成果,为新中国76华诞献上了一份厚重的丰收之礼。